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与日俱增的社会影响、相关政策法规的缺失以及少数境外非政府组织对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的威胁,我国政府果断放弃长期秉持的“三不”政策,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16年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以下简称“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并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律系统地规定了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并全方位地规定了各政府部门针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监管职责。然而,现已有研究大多采取文本分析方法围绕该法的特征、法条内容不足及其改进对策等议题展开讨论。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至今已实施三年有余,其实施效应已有了具体的显现,因此,我们可以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对这部法律的实施效应是否符合之前研究的预测进行验证。鉴于该问题意识,文章以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制度为研究对象,采取制度文本分析和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制度的出台背景、制度特征、实施效应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以期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提供若干参考。具体而言,首先,文章从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概况、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制度立法过程以及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的出台背景这三个视角对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制度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其次,文章以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的法律文本为依托,对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制度的制度特征进行总结;再次,从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以及监管部门两个视角,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文章针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提出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