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织绣中云气纹饰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ul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织绣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已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貌的工艺艺术,从侧面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传承与发展。就我国织绣品的发展而言,早在汉代,由于丝绸之路西域道的开通,丝绸大量输出,在国际上已确立了自己的重要地位,两千年多来,连绵不断,对世界文化也作出了贡献。考察、研究两汉时期的织绣品对理清织绣的发展脉络有极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两汉织绣纹饰进行具体的归纳分析,理出西汉织绣云气纹向东汉织绣云气灵兽纹的流变过程。首先收集了有关织绣较早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探究两汉时期织绣的纹饰特征;其次找到云气纹的起源和发展,对两汉织绣纹饰进行形式风格分析,目的在于对织绣作品的掌握,从艺术作品上对纹饰进行比较研究,由理论抽象到形象直观;最后结合汉代文化史的背景来阐述在西汉早期浪漫精神影响下,追求成仙见神的梦想,到东汉时期,开始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人们的愿望是抓紧有限的生命,营造人间世俗生活的氛围,同时通过各种祥瑞观念,用满天飞舞的祥禽瑞鸟、花草树木等来寄托对生命安全感的渴望。西汉到东汉思想的变化,包括宇宙观念、神仙方术、生死观念、阴阳五行、谶纬神学等观念因素,这些思想必然对纹饰有一定影响,使织绣纹饰开始从单纯的云气纹到云气灵兽纹的转化,在这一转变形式过程中也经过了一番选择的过程,本文将进行梳理归纳。并根据对云气纹的研究成果,尝试进行设计实践,初步分析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基于我国铁路货车检修生产组织模式,分析系统业务、功能需求,提出了数据传输层、数据集中处理层、数据展示层的三层结构的设计思想,并对系统运行后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系统
根据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原理(MRAC),以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直流电动变桨距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个高性能电动变桨距自适应控制系统,并应用李雅谱诺夫稳定性分析法给出白适
针对概率假设密度多目标跟踪算法中存在的杂波强度未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熵惩罚的EM未知杂波估计的PHD多目标跟踪(EPEM-PHD)算法。首先采用有限混合模型对未知杂波密度建模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鲁迅先生评价说"感而能谐,婉儿多讽"。作者吴敬梓通过运用漫画式的外形描写、夸张的笔法、对比的手段,把批判讽刺的锋芒指向罪恶
古文字学界向来就有编纂工具书的传统。古文字字编类工具书,是一种以图表的形式汇集古文字字形、表现释字成果、表达学术观点的工具书。它既是资料的汇编,又包含着大量的科研
读书学习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成长成才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启迪智慧,增长才干,使一个人较快地成长成才;陶冶情操,塑造高尚人格;丰富精神生活,提升人生品位。让我们
本文拟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讨论广告英语的翻译,我们将讨论关联理论对广告翻译的指导意义及其关系,并讨论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英汉广告翻译可使用的方法。
采用转底炉直接还原焙烧-磁选方法,对低品位难选铁矿进行了转底炉中试试验研究。混合物料配比是m(原矿):m(焦粉):m(膨润土):m(液体粘结剂)=100:33:4:8,转底炉焙烧温度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