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心理压力对医学生自我伤害影响的社会资本模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近几十年,自我伤害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指出自我伤害是全球15-44岁人群的第4位死亡原因和第6位疾病和残疾原因,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的自我伤害现象非常普遍,是自伤研究的重点对象。中国大学生自伤发生率高达11-34%。自伤不仅给大学生带来生理上的痛苦,还会影响其情绪功能、人际关系及工作学业表现,甚至还会增加自杀风险,危及生命。作为刚进入高校到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恰处在成年初期阶段,他们面临着人生重要的转型期,因周围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和自身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不适应感,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压力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当人们无法有效地面对压力时,就可能会导致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不确定性是重要的心理压力来源之一,但学术界目前对于不确定心理压力,以及不确定心理压力对自我伤害的影响这一领域缺乏系统的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重点在于了解国内医学生的自我伤害现状及其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的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不确定心理压力对医学生自伤行为的的影响,本研究从心理压力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出发,基于已有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构建自伤相关的不确定心理压力-社会资本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进而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的研究证据,改进以人群为基础的伤害控制与预防项目的设计、实施以及评价,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方法本研究是一次大样本量的横断面调查,主要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来采集数据。按照地理分布和经济水平等因素最终选择14个省份的22所高校作为调查点。调查对象为临床、护理或公卫等医学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样本量为4446人。本研究采用自编的自伤测量问卷评估被试者在过去一年中故意自我伤害的情况;采用由浙江大学杨廷忠教授编制的《社会压力刺激事件量表》修改而来的心理压力测量问卷来评估被试者对不同类型压力源的压力感知情况;采用杨廷忠教授等人编制的《社会资本测量问卷》评估医学生的社会资本情况。运用SPSS18.0. SAS9.3以及Amos17.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克隆巴哈系数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检验心理压力量表和社会资本量表的信效度。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自伤的影响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自伤的不确定心理压力-社会资本模型。研究结果本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在过去一年内医学生故意自我伤害行为总检出率为9.56%,男生自伤率(11.51%)高于女生(8.71%),且有统计学差异(χ2=8.48,P<0.01)。最常用的自伤方式为“刮伤”、“割伤”、“捏掐伤”。年龄(χ2=26.63,P<0.01)、年级(χ2=30.24,P<0.01)、专业(χ2=28.13,P<0.01)、家庭年人均收入(χ2=11.10,P<0.05)与自伤存在统计学差异。民族、父母亲职业、家庭所在地、学生月消费水平与自伤不相关。年龄低的学生自伤发生率高,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自伤率最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自伤发生率高于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家庭人均年收入在4万以上的学生自伤率较低。2)自伤的多元Logistic回归全模型结果显示,不确定心理压力(OR=1.734,P<0.01)、社会网络(OR=1.352,P<0.01)、认知社会资本(OR=1.902,P<0.01)、社会参与(OR=1.328,P<0.01)对自伤行为有统计学意义;学习、家庭、人际关系压力在该模型中对自伤没有显著性差异。不确定心理压力越大,社会资本越少,越容易发生自伤行为。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不确定心理压力对自伤的标化路径系数为0.068;认知社会资本对自伤行为的直接标化系数为-0.121,间接标化路径系数为-0.051,两者合计为-0.172;社会网络对自伤行为的直接标化系数为-0.059,间接标化路径系数为-0.007,两者合计为-0.066;社会参与对自伤行为的间接标化路径系数为0.017。研究结论本研究构建并验证了自我伤害的不确定心理压力-社会资本理论模型,证实心理压力对医学生自我伤害有影响,尤其是不确定心理压力,较学习、家庭、人际关系压力对自伤的作用更为显著,是自伤特异的预测因素之一。同时本研究还发现社会资本对医学生自我伤害存在直接和间接的作用。社会资本在不确定心理压力与自我伤害的关系中发挥中介调节作用,其中认知社会资本、社会网络通过影响不确定心理压力间接作用于自我伤害行为,且认知社会资本对自伤的影响最为突出。此外,年龄/年级、性别、专业、家庭年收入均对医学生自伤有影响。本研究开拓了不确定心理压力的研究领域,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和后续医学生自伤干预项目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提供了前期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实证依据。
其他文献
比较商品生产条件下不同建筑型式及人工调控通风方式对育肥猪舍环境状况的影响。分夏季和冬季2个试验。夏季试验:选用3种不同建筑型式的育肥猪舍,其屋顶材料分别为平顶砖瓦(A
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决策者动态的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并对市场的竞争和机遇做出快速的响应,这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它的建设是由一个或多个信息化项目组成。然而
从网络舆情理论研究、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技术、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与实践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和概括。通过归纳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的技术流程,综述了与网络舆情监测密切
农地流转是实现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农地流转速度的不断加快、流转规模的逐年增加,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提
在社交网络分享平台上,照片艺术风格处理成为热点应用。运用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将图像内容与风格进行分离,生成对应的图像表述;选择原有图像内容与艺术作品的图像风格,采用Kera
本文分析了新疆目前在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新疆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政策创新问题,并为立足新疆区情开发人材资源设计了一个崭新的政策框架体系
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外部信息搜寻行为可以有效地减少GMF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保护其知情权和选择权。通过对武汉市消费者GMF信息搜寻行为的调查
我国是畜牧业大国,伴随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动物布病的防疫形势日趋严峻。确定不同动物种群中布病的流行现状和趋势,建立特异、敏感的诊断方法是防制本病的前提和关键。大
资源的枯竭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致使因资源开采而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农村面对的问题是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产业结构单一、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和环境破坏等。这些问题会引起经济危机
本文从网络舆情的基础理论、网络舆情的管控机制、网络舆情的外部性、网络舆情的技术与系统构建等四个角度对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现状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