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及表面形貌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ymm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壳聚糖是一种生物降解、生物相容、天然的多糖多聚物。它可以作为血管医疗、组织培育、组织再生的主要成分。壳聚糖膜的抗脆性和渗透性是壳聚糖作为生物材料的关键部分,而混合膜表面的形貌特征对于生物材料植入人体或细胞培育相当重要。原子力显微镜(AFM)不仅可以定性地在空气、液体等各种环境下对膜表面的形貌进行原子级别的扫描,得到数字化的图像,还可以用来定量地研究膜表面的粗糙度、孔径分布和球粒状结构等。本文运用AFM观察了壳聚糖共混膜表面形貌,并研究了膜的部分性能。 采用共混法制备了壳聚糖/PEG共混膜。在AFM的实验观察下,从组分比、成膜温度和溶剂脱离成膜体系的速度分析了各种形貌形成的原因及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1)体积比为1/9时,表面形成网络结构的孔隙,有利于增强共混膜的表面亲水性和透气性;(2)在50℃干燥时(体积比为1/9),膜表面较粗糙,网络间的孔隙大小适合于蛋白的吸附,将有助于细胞的粘附与生长。(3)对类生理环境的反应:自然干燥共混膜表面类球状结构尺寸进一步减小;50℃干燥共混膜表面形貌由网络结构向类球状结构转变。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壳聚糖/纳米TiO2杂化膜,表征了杂化膜的抗菌性能,分析了TiO2纳米粒子在壳聚糖溶液中分散性的影响因素。FTIR表明:壳聚糖与TiO2表面羟基发生相互作用。AFM观察表明:壳聚糖脱乙酰度越大,纳米TiO2分散越好,杂化膜表面结构越致密。促进TiO2颗粒良好分散有四个主要因素:(1)表面电荷的重新分布;(2)空间保护作用;(3)化学键的相互作用。(4)超声分散。抗菌性能表明壳聚糖/纳米TiO2杂化膜具有很强的抗菌性能,但过多的掺杂会降低其抗菌性能。从AFM观察看来,细菌的形态学变化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 细胞内物质渗漏,在细胞周围形成了环状结构;(2) 细胞表面囊泡的形成。 采用层-层浇铸法和共混浇铸法制备得到两种膜,并用AF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混浇铸膜表面粗糙度及表面颗粒的平均高度较小,说明在共混浇铸膜中壳聚糖与纤维粘连蛋白并不是简单混合,而是存在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有利于构建生物膜。本实验为利用壳聚糖和细胞外基质分子构建生物医学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人类会寻药求医治病。其实,动物也有这种本领,只不过它们当中没有专门的医生。坦桑尼亚贡贝国家公园里有一只黑猩猩,每隔五六个月就带领小猩猩去一个特殊的地方,找寻一种向日葵科
从1851年的首届世博会到1862年的伦敦世博会,中国也曾收到世博会各展览国的邀请,但当时闭关锁国的清政府根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更不懂什么是世博会,所有的邀请都被他们拒绝。
达夫妮·杜穆里埃在哥特式小说《蝴蝶梦》中通过大量植物、景物描写,运用象征手法恰到好处地刻画了3个主人公的形象:芬芳的紫丁香象征了单纯善良的“我”;美丽红艳的石南象
中医学整体思维是中国哲学思维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与体现。"天人合一"整体思维是古代哲学思想的基本命题。而"天人合一"整体思维与《周易》、儒家、道家哲学思维有着深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