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改良式固定树脂平面导板(下文简称固定平导)和传统平面导板(下文简称活动平导)治疗深覆(牙合)的疗程和疗效,分析固定平导的有效性;通过比较固定平导和活动平导在深覆(牙合)治疗过程中对切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分析固定平导相对于活动平导的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分别分析深覆(牙合)经固定平导和活动平导治疗后牙根吸收情况与时间的相关性、比较各牙位的牙根吸收情况,旨在掌握一定规律,对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方法:随机选取满足实验条件的患者80名,编为A、B两组,每组40人.A组行固定平导治疗,B组行活动平导治疗.在实验期间,不以其他任何方式对受试牙施加其他力量.分别于平导治疗前、平导治疗3个月、平导治疗结束时拍摄上下切牙根尖片,分别得出每个受试者的上下前牙全牙长度及其各阶段牙根吸收长度(以mm为单位),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A组疗程较B组短,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3个月后,B组牙根吸收的量大于A组,t均为负值,31、41、32、42牙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1、12、22牙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A、B牙根吸收的量与时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均为正值,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4.治疗结束后,比较四个牙位的牙根吸收情况得:A组:F=97.662,P<0.001;B组:F=91.208,P<0.001,四个牙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牙根吸收的量由多到少分别为:下中切牙、下侧切牙、上中切牙、上侧切牙,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使用固定平导治疗深覆(牙合)较活动导板疗程短、相同时间内牙根吸收量较少或相同,推荐临床使用固定平导.但是由于固定平导自身长度所限,不适合深覆盖超过Ⅱ度的患者,故其不能完全替代活动平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