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中二苯醚类残留物质的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xp_cryst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物对土壤的污染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许多化工厂在搬迁之后留下了污染严重的土地,这些地区的土壤无法再次投入农耕,也已经不能作为居住用地,导致大量的土地荒废。所以对于这些土壤中污染物质的含量测定与分析可以及时让人们了解土壤的污染状况,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土壤样品的分析测定一般要经过前处理之后,才能利用测定仪器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进行上机分析。其中,前处理的过程普遍耗时较长,误差较大,对于整个样品处理过程的影响最大,也是制约当今分析方法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将针对某化工厂污染土壤中的二苯醚类物质的残留进行前处理方法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了一种简单便捷的处理土壤中二苯醚类物质残留的的前处理方法。实验对比研究了超声萃取、索式提取以及加速溶剂萃取3种前处理方法的实验条件,最终建立了体积比V(正己烷):V(二氯甲烷)=1:1为提取剂的ASE法提取,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的方法。在添加浓度为50μg/kg、200μg/kg下,空白土壤的加标回收率为81%~106%,相对标准偏差在5.8%~10.4%,方法检出限为5.3μg/kg~11.5μg/kg,可以满足对残留分析的要求。(2)为了对污染土壤中二苯醚类物质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对比了单独ASE与ASE-分散液相微萃取法的效果,采用ASE-分散液相微萃取-GC-MS的方法分析测定土壤中二苯醚类物质残留。研究用丙酮溶剂在140℃下对土壤样品进行ASE萃取,萃取液氮吹至1mL后加入40μL四氯化碳和纯水形成乳浊液,静置2min离心,吸取1μL底部有机相,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结果表明5种二苯醚类物质在添加浓度为10μg/kg、50μg/kg、200μg/kg下的加标回收率达到83.5%~103.3%,相对标准偏差为4.2%~8.8%之间,方法检出限在0.43~14.83μg/kg。(3)在前文前处理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结合提取与净化为一体的分散固相萃取法处理土壤中二苯醚类残留物质的方法,讨论了吸附剂对目标物质的影响。(4)总结并对土壤中二苯醚类物质的前处理方法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作者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硫化锌量子点(GO-ZnS)复合纳米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其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以获得的GO-ZnS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玻碳电
航班延误是衡量空中交通网络运行性能的重要指标,因此航班延误预测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以亚特兰哈兹菲尔德-杰克逊机场(ATL)的航班数据作为实验数据集,应用数据预处理技术清
在除去“天然气”中水分的“分子筛系统”中,用“电加热器”加热“天然气”的方式,我们已有几次成功的案例。但我公司北方某建设项目所采购的一台“天然气电加热器”今年年初在系统投料试车不久却发生了“电加热器”壳体靠近出气口处鼓包、破裂的情况,因发现及时幸未造成重大事故。如图:“天然气电加热器”结构简图及事故图片。  一、事故调查  1.事故现象  1.1“电加热器”壳体靠近出气口一边,筒体的上部产生一个大
雷达作为重要的探测装置,其数据呈现形式也不断朝着越来越直观的方向发展。分析雷达探测最大范围、探测概率的原理并进行建模分析,给出形成包络的算法,讨论和给出在大气影响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战略管理学最前沿的主流学派,受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启发,高职学院应从加强科学研究、培养双师教师、提高科研能力等方面入手,来培育和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
从1984年发表第一篇关于课前一分钟演讲的研究开始,三十多年来陆续有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性研究。本文从数据分析的角度出发,总结了三十多年来一分钟演讲相关研究的状
介绍了目前工业中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吹脱法、蒸氨法、沉淀法三种处理技术;介绍了目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的处理技术包括:真空脱氮法、臭氧处理方法、加气气浮法。
摘要:现代化炼油厂自动化系统工程涉及到控制系统的集成、数字报警站控制系统防雷工程、 信号制方案、中心控制室、多点式铠装热电偶、安全仪表系统、电缆密封模块、大屏幕组合显示系统在线汽油调和与新型设计工作模式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关于大型的炼油项目中的仪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设计的法案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做了详细的阐述。总结以往可行的经验,结合现在自动化控制的先进成果,与现代化炼油系统密切结合在一起,为今后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