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gh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市农业是城市化和工业化高度发展条件下对农业的一种新认识,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它的发展让人们对大城市的农业地位、功能、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和定位。伴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城市扩展和自然环境以及食品供应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需要,都市农业不仅是我国城郊区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城市近郊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成都作为农业大省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正在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行列迈进。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涌入,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发展,成都的耕地资源日渐短缺,城市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客观上决定了成都把都市农业提上重要工作议程。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了吃到绿色安全的食品、拥有清新的空气、享受宁静的氛围、回归大自然等更高层次的需求。都市农业对于休闲文化繁盛的成都来说已逐步成为其内在的需求。经过多年历程,成都市都市农业已经形成多种发展模式。郫县农科村以农家乐为主的休闲农业,龙泉山泉镇桃源村以赏花为主的观光旅游农业,彭州以商品蔬菜供应为主的生产农业,大邑双流以采摘草莓、葡萄、蓝莓、水蜜桃、枇杷为主的体验农业。虽然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多种多样,但总体而言还处于都市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各种模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发展模式也较为简单。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绪论部分介绍了课题选题的背景及成都市在建设世界田园城市背景下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第一章,阐释了都市农业的发展背景、目的和历史意义,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对成都市发展都市农业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并阐释了都市农业的概念和功能;第三章运用SWOT分析法,首先介绍了成都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区位条件,然后对成都市都市农业的发展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章,对成都市四种典型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与特征分析: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成都市四种发展较为成熟,具有代表性的的都市农业模式的现状行了分析并提出每种模式的特征;第五章,对四种典型模式在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六章,针对四种典型模式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相应的改进的对策建议;最后一章提出了成都市进一步发展都市农业的建议和措施,如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市民观念;创新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创新农业的投融资机制;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优化都市农业区域布局等。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目的: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国内2000-2009十年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了解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各地区建设的农业园区玲琅满目,却在理论探索上显得不足与滞后。因此,面对越来越多的农业园区规划的实践需求,积极探索农业园区规划的基础理论、规划内
目的探讨全程人性化导乐分娩模式在临床实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06年1~5月416例和2006年6~10月431例在妊娠32周后无绝对剖宫产指征、无妊娠合并症的住院单胎初产妇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时代,教学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资源涌现出开放共享的趋势,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展开,我国农村基础的设施建设及供给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完善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有(一)点”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组合能力极强。在语言发展演变的进程中,“有(一)点”从表“量少”义的跨层结构,到表“程度低”义的程度副词,经历了一个由实到虚的语
从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来看,产业集群成为了经济效率和竞争力的代名词。产业集群的发展,激发了区域经济活力,带动了就业,促进了城市建设和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但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都贯穿着“诗”这一精神方式,并随着传统文化在汉代的定型而成为中国文化的精神本体。当今,在“文化观念多元化”的影响下,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方式在
《阿长与<山海经>》是中学语文中较难讲的一篇。这里不宜于给学生大谈教参中所谓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贬词褒用等手法,而更适合从双重视角为切入点。前部分实际是写孩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