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网格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多功能免拆模板的性能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ll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碳纤维网格布(CFRP网格)和水泥基胶凝材料共同浇筑而成的碳纤维网格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C-FRCM板),不仅可以进行结构加固(SS)有效地提高钢筋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还可以作为辅助阳极用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技术(ICCP)中阻止钢筋的继续腐蚀,保障ICCP-SS体系双重保护功效的实现;同时能够参与结构承重,具备运用于建筑模板的潜力,有望提供多功能免拆模板的性能。因此,本文针对C-FRCM板作为多功能免拆模板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分别探讨了C-FRCM板的弯曲性能,以及C-FRCM板与混凝土在ICCP-SS保障体系下界面工作性能的演变情况。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C-FRCM板的三点弯曲试验,探究短切碳纤维的含量对C-FRCM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水泥基胶凝材料下C-FRCM板的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结果表明:(1)C-FRCM板中间的CFRP网格增强了水泥基胶凝材料的塑性,硅灰掺量的增加也使得C-FRCM板的延性略有提高;(2)C-FRCM板在短切碳纤维含量为1.2%时抗弯能力最高,均匀分散的短切碳纤维有较好的交联效果;(3)掺入短切碳纤维的水泥基胶凝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构加固性能,能够满足C-FRCM板作为免拆模板的功能。通过钻芯拉拔实验,探究在ICCP-SS保障体系下C-FRCM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工作性能,得到了水泥基胶凝材料的配方、电流密度和电量密度对界面关系的影响。通过电化学信号分析和氯离子滴定结果验证阴极保护效果,并开展SEM和XRD试验探究辅助阳极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1)在365天的ICCP实验周期内,在外加电流密度为20mA/m~2、60mA/m~2和100mA/m~2的实验条件下,试件内部的钢筋均得到很好的保护。外加电流导致阴极附近的氯离子迁移到辅助阳极,阴极保护效果得到很好的体现;(2)C-FRCM板与混凝土的界面粘贴性能良好,试件的拉拔强度均满足结构加固当前国际规范的要求;(3)未加短切碳纤维的试件的拉拔强度在电量密度超过0.9×10~6C/m~2后,由于辅助阳极的劣化,会随着电量密度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4)辅助阳极的主要劣化并不是发生在基体材料中,而是由于CFRP网格中碳纤维的破坏造成的;(5)短切碳纤维的导电性能够减轻CFRP网格的劣化程度,保证界面拉拔强度不受电量密度的影响。短切聚丙烯纤维不能够减缓CFRP网格的劣化,但是其加固机理能够降低界面拉拔强度受电量密度的影响程度。通过双剪试验,进一步探究在ICCP-SS保障体系下C-FRCM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工作性能,同样分析了水泥基胶凝材料的配方、电流密度和电量密度对界面关系的影响,并且利用DIC对整个试验过程进行实施监测。结果表明:(1)进一步说明电流密度为20mA/m~2、60mA/m~2和100mA/m~2时,试件内部的钢筋均得到很好的保护;(2)试验的主要破坏模式是C-FRCM板中CFRP界面的破坏,再次证明C-FRCM板与混凝土界面具备良好的工作性能;(3)未加短切碳纤维和加了短切聚丙烯纤维的试件的剪切强度在电量密度超过0.9×10~6C/m~2时,由于辅助阳极的劣化,会随着电量密度的增强而迅速下降;(4)短切碳纤维的导电性能够减轻CFRP网格的劣化程度,保证界面剪切强度不受电量密度的影响;(5)DIC可以实时监测试件整个试验的破坏过程,能够更为直观地观测到裂缝的发展情况。
其他文献
全球机器人产业半个世纪的发展,有力地支撑了美、日、德、英等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现在,中国作为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的新机遇摆在了我们面前,要想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
青藏高原的形成一直以来都是地质学界的研究热点,古大洋的演化是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研究班—怒洋的演化对于认识青藏高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
目的 :探讨使用切除缝合术治疗低位肛瘘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92例低位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和企业不断的壮大,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企业经营与发展的需求。大数据环境下,大数据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有效的推进了企业信息化
对自百绿集团引进的3个草坪草种和紫花苜蓿3个品种在西安地区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均生长良好,能顺利地完成其生育周期;表现出较强抗逆性、适应性及较强抗病虫能
认知雷达相比传统雷达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可以根据目标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工作模式、信号波形以及数据处理算法,是当前智能雷达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研究主要从认知雷达跟踪理
目的:探讨在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需要输液的68例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