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抑制剂TIMP-1、TI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以113例NSCLC为实验组,20例肺炎性假瘤做对照组,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113例NSCLC组织芯片,结合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3例NSCLC和20例肺炎性假瘤中MMP-9、TIMP-1和TIMP-2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在113例NSCLC组织中MMP-9、TIMP-1和TI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2%(85/113)、78.8%(89/113)和67.3%(76/113);在20例肺炎性假瘤中MMP-9、TIMP-1和TI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20)、30%(6/20)和30%(6/20),结果显示在NSCLC中的表达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实验组中就性别、年龄、是否吸烟、原发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术后生存期等分别进行MMP-9、TIMP-1和TIMP-2的阳性表达检测,结果分别为:(1)男性为76.8%、81.2%和68.1%,女性为72.7%、75.0%、6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龄≤60岁为78.0%、81.4%和64.4%,年龄>60岁为72.2%、75.9%和7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吸烟者为73.1%、79.1%和65.7%,不吸烟者为78.3%、78.3%和6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原发肿瘤灶≤3cm为54.2%、62.5%和58.3%,原发肿瘤灶>3cm为80.9%、83.1%和6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鳞癌为66.2%、78.5%和70.6%,腺鳞癌为87.5%、79.2%和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高-中分化为76.6%、78.1%和60.9%,低分化为73.5%、79.6%和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无淋巴结转移为60.0%、64.4%和37.8%,有淋巴结转移85.3%、88.2%和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Ⅰ-Ⅱ期为66.7%、89.4%和58.3%,Ⅲ-Ⅳ期为90.2%、95.1%和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术后生存期≥3年为60.5%、65.1%和39.5%,术后生存期<3年为84.3%、87.1%和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实验组中MMP-9与TIMP-1和TIMP-2之间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TIMP-1与TIMP-2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1.在NSCLC中,MMP-9、TIMP-1和TIMP-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肺炎性假瘤,说明它们可能参与了NSCLC的发生和发展。2. MMP-9、TIMP-1和TIMP-2在NSCLC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表示它们在NSCLC的侵袭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3. MMP-9、TIMP-1和TIMP-2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术后生存期关系密切,可作为NSCLC预后的参考指标。4. MMP-9、TIMP-1及TIMP-2之间的表达均具有相关性,提示它们在NSCLC中的发展和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有协同的作用。5.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成组织芯片,提高了组织病理学研究的效率,节约了实验材料和试剂,减少了实验误差,同时使实验结果更具有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