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传统理性主义的影响,教师的生气情绪往往被认为是需要控制的,但作为基本的情绪类型,生气情绪在复杂的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又难以避免。鉴于生气情绪对个体的影响及教师的职能特征,教师在生气情绪下能否妥善应对事件更应当受到关注。基于此,本研究就“有的幼儿园教师能得当应对让他感到生气的事件,而有的教师却应对失当”这一现象展开探索。本研究将这一现象落脚于“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差异”,其中,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是指幼儿园教师在面对因违反了自己所遵循的某些标准、价值或规范而引起生气情绪体验的幼儿行为事件时,通过利用有效应对资源,并且在认知和行为上做出努力以解决问题的综合的稳定特质。它属于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是其专业能力在应对生气事件情境下的表现。研究1和研究2主要考察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是什么”的问题。研究1旨在探索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理论模型,以226项反映教师积极应对生气事件的事件资料及9名优秀教师的访谈资料为文本,经由三级编码和一次理论抽样的扎根理论质化分析,发现该能力是一个三维的结构模型,主要由问题认知能力、行为控制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构成。在此基础上,研究2通过题项编写、筛选和信效度检验,形成了一份由27个题项组成的《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问卷》,信效度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研究3有关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现状调查,主要考察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怎么样”的问题。通过分层取样的方式,研究调查了福建省不同区县共1263位幼儿园教师,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整体较好,在幼儿园的性质、所处地域、教学质量等级等外部因素方面不存在差异,但是在教龄、职称、专长发展阶段等内部因素方面有所差异。具体来说,在教龄上,16年以上教龄的教师的应对能力总分显著高于5年及以下、5-10年、11-15年教龄的教师,而教龄小于15年的教师的应对能力总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职称上,一级职称的教师问题认知能力的分数显著高于二级职称的教师,高级职称的教师情绪调节能力的分数显著高于二级职称的教师;在专长发展上,专家型教师在应对能力总分、问题认知能力、行为控制能力以及情绪调节能力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新手型和熟手型教师,而新手型教师和熟手型教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研究4-研究7主要考察高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幼儿园教师具体“有何差异”的问题,旨在挖掘高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的典型特征,具体从认知特征、人格特征和行为特征三个维度进行比较。认知特征方面的比较由研究4和研究5构成,研究4运用混合研究对18名幼儿园教师应对生气事件的知识特征进行比较,发现相比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高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在应对生气事件时所运用的能力诊断类知识、能力发展类知识、事件诊断类知识以及总体知识点数量上显著更高,在运用这三类知识以及事件发展类知识的水平上也显著优于低分组;研究5有关高低能力教师对生气事件洞察力的比较,通过对61名幼儿园教师的两则三因素混合实验,发现高、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在洞察力方面也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信息联合水平上,并且,高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对低相关信息的回想加工更复杂,在信息联合水平上的优势具有一定稳定性。研究6有关人格特征的比较,通过对1739名幼儿园教师人格特征的测量,发现高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在外倾性人格、严谨性人格、宜人性人格、开放性人格、情绪控制能力、教学效能感、职业承诺以及主观幸福感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而在神经质人格上的得分显著低于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人教学效能感、情绪控制能力、情感承诺和严谨性人格对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解释力最大。这些因素对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影响较为复杂:第一,情感承诺对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影响受到个人教学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情绪控制能力在个人教学效能感对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第二,个人教学效能感和情绪控制能力在严谨性人格特质对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影响中起到了双重中介作用。研究7有关行为特征的比较,通过对5所幼儿园146名教师连续两周的经验取样研究,发现在应对“计划侵扰型”事件时,高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相对更多地采用和悦鼓舞、郑重训诫,更少采用消解隐患、联合家长的处理方式,在低生气情绪强度下,高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相对更多地采用理性询导,更少采用联合家长的处理方式,说明高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的行为存在差异,但差异并不是一般性的,会受事件类型和情绪强度的影响。综上,幼儿园教师能否妥善应对生气事件,涉及多维度的综合能力,高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在认知特征、人格特征和行为特征上均有别于低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高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教师在这三个方面的具体特征侧面解释了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差异。简单来说,教师越是“富有知识”的、“善于洞察”的、“谨言慎行”的、“脾气好”的、“对个人教学有信心”的、“爱岗敬业”的、“幸福愉悦”的,越善于应对好生气事件,且具体在应对计划侵扰型或生气情绪强度相对低的事件时,高低应对能力教师的行为容易有所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