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玉树断裂甘孜-邓柯段温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2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热作为可持续的绿色能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有重要意义,甘孜-玉树断裂甘孜-邓柯段属于青藏高原东缘,处于川西地热带西北部,区内地质构造背景复杂,水热活动强烈,温泉沿断裂呈NW-SE分布。研究甘孜-玉树断裂甘孜-邓柯段温泉的地球化学成因模式,可以为甘孜、德格地区的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本论文以甘孜-玉树断裂甘孜-邓柯段温泉为研究对象,结合《鲜水河断裂带温泉资源调查》项目选题,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收集整理研究区温泉有关资料,在野外进行调查、采样工作,选取24组温泉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甘孜-邓柯段地热地质背景,分析了甘孜-玉树断裂对温泉的控制作用,并综合运用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等方法,探讨了温泉的水化学特征、同位素特征与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提出了甘孜-玉树断裂甘孜-邓柯段温泉的成因模式。获得了如下几点成果:(1)研究区温泉的分布规律主要受甘孜-玉树断裂带控制,甘孜-玉树断裂断裂带为一条地块边界断裂,构造活动强烈,切割深度已至下地壳,为甘孜-邓柯段温泉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导水、导热通道。研究区温泉的热源主要为中-下地壳内高温的局部熔融体与甘孜-玉树断裂的摩擦生热。温泉的热储主要为三叠系砂板岩类孔隙-裂隙型热储,第四系孔隙型热储与燕山期花岗岩裂隙型热储。(2)研究区温泉中主要阳离子为Na+,其次为Ca2+,主要阴离子为HCO3-。其中Na+主要源自于钠长石的溶解,Ca2+主要受浅层冷水混合的影响;HCO3-受控于碳酸盐溶解。温泉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Na、HCO3-Na·Ca、HCO3-Ca三种。微量组分中,研究区大部分温泉的Si O2含量较高,显示出了高温地热系统的特点;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表明,研究区温泉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冰雪融水。Cl-/(Cl-+HCO3-)的关系图,表明甘孜-邓柯段温泉的水岩作用程度低。Na-K-Mg与Cl-SO4-HCO3三角图解表明温泉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浅层地下冷水的混合作用。(3)利用石英和石英蒸汽损失Si O2地热温标计算的热储温度较为稳定,大多数在60~130℃之间;硅焓图解法显示,混入的冷水比例为19.96%~89.47%,冷水混入比例较大,热储温度在53.11~223.68℃;阳离子Na-K-Ca地热温标对Ca2+离子含量校正后得到的热储温度为71.76~203.72℃。通过对比不同地热温标的计算结果,得到研究区温泉的热储温度区间为60~210℃。(4)研究区温泉的成因模式可总结成3个阶段:(1)地下水下渗过程中的矿物溶解,(2)地下水还原增温,(3)温泉上升出露。第一个阶段主要为矿物溶解作用,以及阳离子交换作用,形成阳离子主要为Na+,阴离子主要为HCO3-的浅层冷水;第二个阶段主要为SO42-与H2S的氧化还原作用,在地下水向地壳深部运移的过程中,地下水被不断加热为温度极高的地热水;该阶段末,热水开始向地表上升,由于温度与压力的突然减小,地热水出现闪蒸汽化,大量的CO2与H2S气体逸出,地下热水中的HCO3-发生分解,在上升初期形成阳离子主要为Na+、阴离子主要为SO42-、高p H、低矿化度的地热水;最后一个阶段主要为冷-热水混合作用,由于环境的差异与冷水的混入比例不同,形成了不同水化学类型的温泉。
其他文献
含甲基的三取代烯烃单元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以及多数药物分子的常见化学组成部分。在已报道的合成方法中,炔烃的碳金属化反应是构建多取代烯烃的一种简捷高效的方法。其中,锆催化炔烃的甲基铝化反应是合成含甲基的三取代烯烃的重要方法,该方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多种天然产物的合成中。随着后过渡金属催化反应的发展,寻找一种更加廉价易得,并且适用性更广的甲基铝化催化剂,对构建含甲基的三取代烯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
地下电力隧道的内部环境较为复杂,通风不畅,阴暗潮湿,给巡检人员安全带来威胁。但为了保障电力安全,排除隐患,隧道巡检必不可少,于是巡检机器人就成了人工隧道巡检的重要替代手段。基于机器视觉发现故障是巡检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其主流方法是深度学习算法,而所需要的电力隧道图片样本量很少、并且难以采集,可供用于深度学习训练的样本严重不足,这限制了视觉算法在这种情况下的研究和发展。本文对采集到的电缆隧道视
目的对比弹性带锁髓内钉(Elastic 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ELIN)与微创经皮钢板(Minimal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osteosynthesis,MIPP)治疗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病例,对临床数据加以分析整理,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为腓骨骨折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
随着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高中课程教学中更加关注历史学科教学,历史学科教学方式的转变适应了课改的要求,对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重要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指的是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即“学”。教师是传授知识的引导者,能够指导帮助学生培养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阅读能力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
实验以骏枣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砾石土,对不同物候期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不同砾石土条件下的骏枣枣果品质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对不同砾石
本文研究内容为温度场作用下钢-混凝土组合曲线箱梁的剪力滞后效应,具体研究方法为使用建模程序ANSYS,在进行模型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温度效应对结构的影响,主要考虑温度变化对箱梁剪力滞效应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公式推导,得到温度场下箱梁的剪力滞系数计算公式,经过研究发现剪力滞系数与温度的变化呈线性关系;2,对温度场通过实测桥梁进行温度数据的采集工作得到相应的温度数据,对三月温度荷载进行研究
目的:宋爱莉教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微创搜刮法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本次研究观察微创搜刮法治疗脓肿期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9年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宋爱莉教授治疗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脓肿期)住院、门诊患者,按照病例选择标准纳入病例76例,试验组39例,对照组37例。在统一中药方治疗下,试验组采用微创搜刮疗法;对照组采用手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微型化发展,通过焊点的电流密度大大提高,引发电迁移失效,造成焊点的力学性能显著恶化,降低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焊点的电迁移失效成为电子元器件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大电流密度下焊点的电迁移行为,并针对焊点承载的复杂载荷,对焊点空洞形成位置及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首先,本文在125℃、1.43×104 A/cm2下对300μm的Cu/Sn3.0Ag0.5C
作为一个新兴而且高速增长的证券市场,中国的证券市场在三十几年的发展当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相对国外200年的证券市场而言,中国证券市场还是一个新生市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证券行业也在不停地更新迭代,正面临着更具竞争性的格局。对于券商来说新的机遇与挑战共存,因为如今极低的交易成本和大数据的分析方法,使得客户更易于选择和切换。那么各个券商只有了解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然后
非晶材料凭借其在耐磨和防腐领域优异的特性而备受关注,是一种具有潜在广泛应用价值的材料。然而目前大尺寸和复杂形状非晶合金的制备受到极大限制,且现有的非晶合金制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