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脱除细颗粒物特性的试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huajian21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细颗粒物PM2.5、SO2、NOx等多种污染物,尤其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μm的PM2.5细颗粒,由于其比表面积很大,易富集大量有毒重金属元素,而常规除尘技术对其难以有效捕集。利用现有污染物控制设备进行过程优化以及多场协同作用提高对细颗粒物的脱除效果,是控制PM2.5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其中,利用蒸汽相变促使PM2.5凝并长大是重要的预处理措施之一。   本文针对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利用电称低压冲击器等测试设备,对比研究了热态试验装置、模拟试验装置及实际电厂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对细颗粒物的脱除性能;还考察了WFGD系统对硫酸雾的脱除性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利用蒸汽相变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热态实验细颗粒物的粒径比实际电厂的低,采用电厂飞灰的模拟实验的脱除效率高于热态试验结果;细颗粒脱除效率随液气比增大而增大;添加蒸汽时,其随液气比增大的增长程度比不添加蒸汽时明显;而且在塔后相变室比在塔前湿度调节室添加蒸汽时对细颗粒的脱除效率更好;WFGD系统对硫酸雾的脱除效率约40%~50%,且随液气比增大有所提高;添加适量蒸汽可有效提高WFGD系统对硫酸雾的脱除效果,蒸汽添加量为0.06kg/Nm3时,其脱除效率可增至77%左右。   氨法烟气脱硫产生大量气溶胶是制约其工业应用的重要瓶颈,因此有效解决其气溶胶排放问题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针对两种控制措施做了试验研究;一:通过优化操作条件减少脱硫过程中气溶胶微粒的生成;二:利用蒸汽相变预调节技术促进气溶胶微粒脱除。确定了采用各种氨法脱硫剂时气溶胶生成量最少的优化工况。结果表明:随着脱硫液pH值增大、脱硫液温度升高、SO2浓度增大、脱硫液液气比增大、脱硫液浓度提高,气溶胶生成率增大;氨水溶液作为脱硫液时气溶胶生成量最多,略高于采用亚硫酸铵作为脱硫液时的气溶胶生成量,硫酸铵作为脱硫液时气溶胶生成量最少,且远远低于氨水和亚硫酸铵生成的气溶胶。应用蒸汽相变可显著降低氨法烟气脱硫工艺形成的气溶胶颗粒,采用预洗涤塔调节脱硫主塔进口烟气相对湿度为60%时对于气溶胶颗粒已有明显的脱除效果,脱除效率约35%,继续提高进口烟气相对湿度,脱除效率增长减缓;协同采用预洗涤塔和蒸汽相变技术可使总脱除效率由约-115%提高到约50%。   此外,考察了添加润湿剂和化学团聚剂促进细颗粒脱除的效果,对塔前湿度调节室和塔后撞击流相变室内分别添加润湿剂和化学团聚剂时对细颗粒脱除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润湿剂和化学团聚剂均以在湿度调节室内添加时效果最好,其中润湿剂中以A008效果最好,相对不添加润湿剂时细颗粒脱除效率可提高36.58%,总效率达64.85%;湿度调节室添加化学团聚剂也促进细颗粒物的脱除;其中聚合硫酸铁效果最好,可使细颗粒脱除效率提高23%左右,总效率可达60%左右。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南宁市人口的日益增加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排入邕江的废水也日益增多,而邕江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这严重威胁了南宁市居民的用水安全,也阻碍了工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同
钛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在国防工业及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钛合金室温变形抗力大、回弹严重、塑性差,采用传统的冲压成形方法制造钛合金小曲率复杂截
2010年上半年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统计中,长江主要支流总体水质良好。长江水系十大支流中,大渡河、岷江、沱江、湘江和赣江水质良好。   赣江流域有很大的研究优势,生态环
大气氮沉降所引起的全球变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相对地上过程而言,其对于地下生态过程影响更为复杂。土壤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地下过程的主要分解者,在凋落叶分解过程
目前,普遍采用磺化与缩合分釜合成工艺生产萘系高效减水剂,生产过程中存在磺化时萘蒸汽挥发,缩合时产生含甲醛废气,关于萘蒸汽回收后产生的挥发萘回用对萘系高效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甲醛废气的净化工艺,以及处理甲醛废气产生的废水回用方法等,至今少有人进行过系统研究。有鉴于此,本文系统的研究了挥发萘的理化性质;回用时其掺量对萘系高效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甲醛回收废液回用时对萘系高效减水剂及混凝土泵送剂性能的影响;同
六硼化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工业应用及科学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掺杂La的CaB6的高温弱铁磁性的发现,使其在电子自旋元器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薄膜材料通常拥
LiBH4/MgH2体系因其极高的理论储氢容量而备受关注,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储氢载体。然而,较差的动力学性能和循环性能等缺陷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
采用超声-脉冲电沉积技术,以镀层中SiC与Cr的含量和镀层厚度为技术指标,对羧酸盐-尿素体系三价铬超声-脉冲电沉积Cr/SiC复合镀层工艺及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  通过实验研
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能预测包含对含缺陷结构的完整性评定以及剩余疲劳寿命的预测,是一项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技术,它涉及到断裂力学、连续介质力学、损伤力学以及材料力学等多个领
由于污水处理方式和工艺等原因,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严重;另一方面,我国能耗巨大,节能和采用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巨大。本文以广西南宁市生活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散式的污水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