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在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uojun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的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3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并经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确诊存在环咽肌失弛缓,随机分为研究组16例,对照组16例。研究组在吞咽训练及电刺激的基础上,以普通导尿管为扩张工具,对其进行环咽肌扩张治疗。对照组仅行吞咽功能训练及电刺激。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达6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终点经口进食人数、临床吞咽功能评价、VFSS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2种食物恢复经口进食人数比例68.75%(11人),对照组25.0%(4人),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临床吞咽功能评分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无改善(p>0.05);研究组在口腔期、咽部期、误咽程度和总的VFSS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仅在口腔期及总的VFSS评分上比治疗前有改善(p<0.05),但在咽部期和误咽程度方面并无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对比,在口腔期改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咽部期、误咽程度和总的VFSS评分三方面的改善程度都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p<0.05),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结论: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有良好的疗效。导尿管应用于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的扩张治疗经济实用,安全可靠。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进行lmna基因的生物信息分析,并利用morpholino逆向遗传学技术下调lmna基因,研究斑马鱼lmna基因下调后淋系转录调控因子rag-1的表达情况,以初步探讨l
目的:通过检测畸形小耳组织和正常耳组织中miRNA表达情况,预测差异性miRNA的候选靶基因并进行验证,研究miRNA及其靶基因在先天性小耳畸形发生过程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选取
目的:通过对我院33例HLA全相合与23例HLA不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比较,探讨HLA不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