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上的艺术奇葩——甘肃陇东环县道情皮影艺术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j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皮影艺术源于汉代,盛行于明代,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它源于生活,还于生活。千余年来,皮影艺术为中华大地的儿女增添了无数年节和丰收的喜悦,寄托了对平安福祉的期盼和对未来的向往,是历代民众的精神食粮。皮影艺术兼备了艺术审美娱乐和社会功能传达的双重特性,对社会和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甘肃陇东皮影属于秦晋皮影,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一支,经历几百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改革和创新,陇东皮影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与观念,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广泛的吸收了民间剪纸、绘画和戏剧等多种艺术的长处,日渐形成了完美的造型和风格,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陇东环县的道情皮影是甘肃陇东皮影最具代表的一支,是环县这块土地的血脉,因为从环县人民的生存史看,道情皮影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结合体,它的存在和生命延伸,就是这块土地上人类生存和生命之河流淌不息的缩影。人们把环县道情皮影喻为是:“平凡的像沟底涌出的泉水,质朴得像一把湿漉漉的黄土,深沉的像黑黝黝的窑洞。”他们这样赞美它:“粗旷时似高原山峁,细腻处如绣花荷包,坦荡来若环江流水,缠绵的如同杨柳婀娜。”   环县道情皮影与其它民间艺术一样,在形成之初就和巫术、宗教、民俗结合在一起。探寻它的精神发端、审美主体的审美心态和审美造型心理机能,必须要结合民俗学、宗教学、心理学甚至中国本原哲学的思想体系才能把握。环县道情皮影戏班也不例外的受到了巫术、图腾文化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又受到了本地区繁荣多样的地方文化的影响,在融入对世俗生活的关注后,最终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样式和审美趣味。皮影戏虽然是发生、发展在民间的农民艺术,但它与民俗、信仰的关系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本文将通过对环县道情皮影历史的考证,及其影人造型形式分类与制作、环县皮影的风格、特点及造型的艺术特色和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如何在当代文化艺术中传承与发展这几个方面研究,以小见大的方式探寻中国皮影艺术的内涵和功能、中国民间艺人的审美意识、中国图案艺术中的民族精神、宗教文化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最后回归到环县皮影艺术,并对其在当代文化艺术这个形势下的继承与发展发表自己的观点。  
其他文献
由于现代社会的高度商业化,人们开始要求产品质量的提高,并开始注意到了产品外观的美感等问题,这样,包装也就开始起到美化产品的作用,从而具有了审美价值,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
高校钢琴即兴演奏应该使用什么评估法?评估因素如何分类?等级评估法对于钢琴即兴演奏评估的信度是怎样?等级评估法对于钢琴即兴演奏评估的效度是怎样?钢琴即兴演奏的评估应该
艳俗艺术是继上世纪90年代的政治波普艺术和玩世现实主义之后而出现的一种艺术现象,它直接反应了当时中国的基本文化特质。艳俗艺术,在艺术语言上,在形式上借用民间美术和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