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的皮层蛋白UL41拮抗干扰素刺激基因IFIT3的抗病毒作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bb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毒感染会诱发宿主天然免疫应答,而 I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I)的分泌是其中的关键步骤。IFN-I通过诱导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ISGs)的产物的表达来发挥抗病毒作用。在这些ISGs中,IFIT3(IF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3)蛋白由于其广泛的抗病毒作用而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已有研究证实IFIT3蛋白可以抑制许多DNA和RNA病毒的复制,如乙型肝炎病毒(HBV),登革热病毒(DV),水泡性口炎病毒(VSV)等。然而,IFIT3蛋白在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感染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尚未见相关的报道。  本课题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重点探讨IFIT3在HSV-1感染中的生物学作用以及HSV-1可能逃逸其抗病毒作用的分子机制。在该研究中,我们首次发现,HSV-1的皮层蛋白UL41在抑制IFIT3的抗病毒活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IFIT3可以限制VSV的复制,但对野生型HSV-1(WT-HSV-1)的复制几乎没有影响,并且WT HSV-1感染可以下调IFIT3的表达。过表达UL41,但不是立即早期蛋白ICP0,可以显著降低IFIT3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UL41是通过降解IFIT3 mRNA来拮抗其抗病毒活性。此外,我们的结果还显示,过表达IFIT3能够抑制UL41缺失病毒(UL41-null mutant virus,R2621)的复制,敲低IFIT3的表达不影响WT HSV-1的复制,但是可以促进R2621病毒的复制。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证明HSV-1通过UL41拮抗IFIT3的抗病毒功能,揭示了HSV-1逃逸宿主天然免疫的新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在正常生理妊娠过程中,胎儿不被母体免疫排斥,事实上反映了母体对胚胎的免疫耐受作用。本研究通过过继转输最佳浓度TSA诱导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分析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主要的并且是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PC),能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DC广泛分布在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中。在肝脏中清除 DC加速
目的高血糖状态能够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加重脑损伤的机制不清楚。本研究拟采用糖尿病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高血糖脑缺血再灌注时,ICAM-1表达的含量变化和表达的部位
统编本语文教材有“写人要抓住特点”的训练要求,其中要求选择一位同学,写一幅关于他的“肖像画”.可如何抓住被描写人的特点,如何把人写得活灵活现?本期专栏将为大家提供写
期刊
一、计算机视觉中的偏振1.通过衍射和偏振分析估计表面倾斜(V. Muller,中国宽带通信公司)2.在物理学上基于透视图的材料模型(M. Robart等,法国图卢兹信息研究所)3.根据单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