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储层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422177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正在改变世界能源、经济和政治格局。目前,页岩气的开采已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而页岩气在页岩储层中的运移规律、页岩气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注气开采页岩气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尚不成熟,这极大地限制了我国页岩气开采技术的发展。本文针对页岩储层的结构特性,综合运用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煤系页岩的渗流特性和页岩气开采过程中的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和结论:(1)通过煤系页岩的渗透率试验,得到了煤系页岩完整岩样和裂隙岩样的渗透特性。当孔隙压力不变时,煤系页岩完整岩样和裂隙岩样的渗透率均随着围压的增大而降低,符合指数函数关系,其变化规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急剧下降阶段和缓慢下降阶段;大部分裂隙岩样的渗透率比完整岩样的渗透率大3个数量级;渗透率对围压的敏感性高于对孔隙压力的敏感性。(2)分别建立了页岩储层中裂隙和基质的有效应力-渗透率模型和有效应力-孔隙度模型,并利用煤系页岩的裂隙渗透率数据验证了裂隙的有效应力-渗透率模型的有效性。基于多孔介质弹性理论,分别建立了页岩储层在单轴应变条件下及常体积条件下的孔隙度模型和渗透率模型,并利用现场渗透率数据验证了单轴应变条件下渗透率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基于有效应力原理和气体流动的质量守恒定律,分别推导了页岩储层变形的应力场控制方程以及裂隙和基质中气体流动控制方程。(3)基于页岩储层变形的应力场控制方程以及裂隙和基质中气体流动控制方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分析了储层埋深、基质渗透率、裂隙渗透率、裂隙张开度、裂隙法向刚度和裂隙间距等因素对页岩气采收率的影响。在整个开采周期内,裂隙张开度对页岩储层的累计产气量影响最大,裂隙法向刚度、裂隙渗透率、裂隙间距、储层埋深和基质渗透率对累计产气量的影响依次减小。页岩储层的累计产气量并非仅由裂隙发育程度决定。(4)推导了注气增透(CO2/N2-ESGR)过程双重孔隙介质基质和裂隙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模型,建立了CH4和CO2在基质和裂隙系统中的渗流和扩散方程,以及CO2/N2-ESGR过程中页岩储层的变形控制方程。将建立的双重介质模型应用于注气开采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注CO2和N2能有效提高页岩气的采收率,注CO2会出现产气速率反弹现象,而注N2不会。(5)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分析了努森修正系数和非达西效应对页岩气采收率计算值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考虑和不考虑努森修正系数,对应裂隙渗透率为10-15 m2和10-16 m2的页岩储层整个开采周期内的累计产气量计算值分别偏差23%和40%;考虑和不考虑非达西效应,累计产气量则偏差2.4%和0.2%。裂隙渗透率越小,努森修正系数影响计算的程度越大,非达西效应则相反。为了使计算更接近于实际,对双重介质模型的努森修正比非达西效应修正更有必要。
其他文献
依据钻井和地震资料,在库车坳陷识别出却勒、大北—吐北、克拉苏、依奇克里克和吐格尔明等古隆起以及盐枕、盐推覆、盐墙等盐构造。这些古隆起和盐构造主要分布于克拉苏—依
本文从新闻心理的方面对以网络媒体为主的新媒体上层出不穷的"标题党"事件进行了分析。得出新闻"标题党"事件的出现,一方面由于网站自身需要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并且国家新闻部
建设"书香校园",其实就是营造精神家园,建设"书香校园",既是落实构建"学习型学校"的具体实践,也是深化学校办学特色的有益探索。创建特色学校正成为中小学的热门话题,要成为
大规模的城市拆迁过程中,大量的农民从自建住宅安置到小区公寓。本文在学习贯彻“国八条”、“国六条”精神的前提下,针对在等面积置换的过程中,农民安置住宅出现的问题提出
与目前农民新建住宅多为独家独院的住宅不同,本文以江苏省沛县胡楼新村居民楼设计为例,对新型农民新居"1+2户型"进行分析总结,提出该户型集纳城乡建筑优点,如节省土地、时间和资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元胡止痛膏贴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至6.0)(64:36)为流动相
传统史学认为: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阻碍了东西方贸易,导致了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开辟新航路。通过对1500年左右地中海、黑海和伊斯兰世界经济史的分析,文章尝试纠正这个历史中
渭河流域关中段是陕西省的核心区,可是在关中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人类开发活动的不断加大,渭河流域存在防洪形势严峻、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质污染日趋加剧、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是世界电影史上最重要的电影流派之一,最初起源于二战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巴赞纪实美学的影响下,意大利导演倡导“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的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在GATT和WTO的规则体系之下,因其特别的隐蔽性、灵活性、合理性等特点,受到很多国家的青睐。技术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更倾向于采用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