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数据融合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aocao7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遥感、GIS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源数据的融合技术使地质工作者在短期内准确而有效地开展成矿预测,圈定找矿靶区成为可能。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具有丰富的铀资源,基于此本文以杭锦旗-东胜一带为研究区,结合该区的基础地质概况和前人的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利用遥感、航磁等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对研究区铀资源进行成矿预测,并圈定了四个成矿远景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1.收集研究区基础的地质资料和前人大量的文献资料,熟悉传统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机理。2.在成矿理论的指导下,借助ENVI4.2和ERDAS9.1遥感图像处理平台,对ETM+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几何精校正、影像镶嵌和子区裁剪等预处理获取研究区影像;通过分析与成矿有关的蚀变矿物的反射波谱曲线及所对应ETM+影像的特征波段,对影像进行主成分分析、多重主成分分析以及比值处理来增强矿化蚀变信息,并利用决策树的分层分类信息提取方法来圈定地球化学异常信息;通过K-T变换和NDVI来分析和提取研究区的水文地质信息。3.对收集到的航磁和化探等值线图影像化,并进行空间滤波处理,增强其边缘信息,利于异常信息解译。通过航磁影像生成DEM,对其进行坡度分析,得到了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关于成矿环境及控矿地质因素等方面的特征;实现化探数据与影像的融合处理,并分析铀元素异常。4.通过对增强处理后的遥感影像进行线性和环形构造解译,并基于MapGIS6.7将地质图、线环性构造图、蚀变异常信息图、航磁异常图等多源数据进行集成,进而综合分析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预测出四个有利的成矿远景区并给予简要评价分析。
其他文献
Hydrogen seems to be the most likely fuel of the future,concerning about the issues of sustainability,environmental emissions and energy security[1].Fundamental
会议
在遥感影像分类中,不同分类器的分类表现有很大不同,而这种不同与其所分类数据的统计分布特征、先验知识、训练数据样本的大小以及分类器本身的结构等多个因素相关联。多分类
会议
  Anodic TiO2 nanotube(TONT)arrays have attracted growing interest due to their unique morphology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and they could be good candid
会议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是全世界较为重要的一种油料栽培作物,在整个生长发育期中对盐胁迫都很敏感。为了增强油菜的盐耐受性,我们以来源于耐辐
学位
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通常是遥感影像应用的必要前提,而缺少控制点情况下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的几何纠正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针对线阵CCD推扫式卫星影像的纠正问题,
  In this work,ZnO nanorod arrays were synthesized by solvothermal method on the F-doped tin-oxide-coated (FTO) glass substrate.W ions were doped into ZnO nan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