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矢量量化编码技术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z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和探索遗传算法和并行算法在图象矢量量化编码中的应用。遗传算法的引入解决了LBG等经典算法所存在的缺点,同时提高了运行效率。在小波变换和矢量量化编码相结合的图象压缩编码中,采用遗传算法和并行计算提高了图象的压缩比和质量,以及运行效率。   本文提出了两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图象矢量量化编码算法,矢量量化的基本问题是码书设计和码字搜索。码书设计决定了压缩性能,是矢量量化的关键。传统的LBG和树结构等码书设计算法,因依赖初始码书或聚类种子,以及码书的自适应能力不强等原因,不易逼近全局最优解。遗传算法作为一种新的全局优化搜索算法,具有群体多样性、简单通用、鲁棒性强、适于并行处理等显著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它能够在搜索过程中自动获取和积累有关搜索空间的知识,并自适应控制搜索过程以达到全局最优解,可以弥补传统码书设计算法的不足。本文根据遗传算法中染色体的不同选取方案,提出了基于训练序列和基于码书的码书设计算法,实验证明这两种算法都优于传统码书设计算法。   本文提出了基于DWT和遗传算法的图象矢量量化编码算法,图像小波多分辨率分解很好地模仿了人类视觉系统(HumanVisualSystem)处理图像信号的过程。小波图像系数在空间位置和内容上均存在相关性,采用矢量量化编码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小波图像系数之间的相关性,因而可在较小的失真下得到较高的压缩比。根据不同图像在小波变换后矢量树的相似性特点,码书一且形成,各种情况的分布数据都可以使用此码书,极大地节省了每次训练码书的设计时间。小波变换与矢量量化技术相结合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图象压缩编码方案。本文将遗传算法应用于小波变换与矢量量化技术相结合的图象压缩编码算法,在相同压缩比下改善了图象的质量。   本文进行了基于DWT和遗传算法的矢量量化编码算法的并行计算方面研究,对于通用的压缩方法,可以采用扩大训练集的范围来获得统计意义上的码书。但随着训练图像数的增加,计算量也必然增加。我们可以采用并行算法来提高计算速度。另外,小波变换后在HL,LH和HH三个不同子带进行独立的矢量量化,以及矢量量化中遗传算法的并行性,都有利于采用并行计算。本文设计了一种并行算法,并在基于PVM的机群环境下实现了该算法。实验证实了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对电信网管的现状和综合网管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描述了综合网管的系统和功能要求以及对IT技术的需求,其后在分析和比较了多种流行的网络管理技术的基础上,详细描述和
防火墙、入侵监测、认证加密等系统相互补充可以有效地防护来自局域网外部的威胁。但这些措施对于内部的非安全操作和泄密行为作用不大,甚至无能为力,主要表现在:网络内部的机器
近20年来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和高速通讯系统的推广人们的生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中IPTV(互联网协议电视)业务的发展无疑成为了业界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作为一种
网络计算和移动计算的飞速发展使得移动网络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安全的群组通信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分发和更新一个全组成员共享的组通信密钥,即密钥管理问题。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QoS的校园网直通地址计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首先介绍了QoS的思想和在校园网中实施的意义以及CERNET的按流量计费的策略,给出了课题的设计目标和
基于多处理器体系结构的网络处理器(NP)通过利用网络中存在的三种并行性:PLP、ILP、IPP,可以提供高速的处理能力。同时网络处理器具有的对硬件的完全可编程性,也使得用网络处理
  本文从数据源、系统结构、技术平台、数据仓库构建、基于数据仓库的信息处理、多维建模及OLAP应用、数据挖掘等几个方面解决了建立基于渠道系统的BI系统的一系列问题,并建
多级安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多级安全环境下的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的存储隐通道分析和审计、多级安全数据库系统的事务处理是研究高安全性数据加管理系统的重要内容
本论文通过对EAI技术的研究,针对本人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企业集成项目的架构设计,阐述了EAI技术层次体系,明确了框架结构的定义,给出一个基于IBMWebSphere和BEAWebLogi
本文详细研究了在最小分配单位为给定物品组合情况下的组合分配问题模型,从计算理论的角度通过构造性方法证明该问题可在多项式时间规约为于本文首先提出的无向图边带权最大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