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高效率、制备工艺简单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及稳定性,高质量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显得尤为重要。CH3NH3PbI3(MAPbI3)因具有合适的光学带隙、激子束缚能小、扩散距离长等优异的光电特性而备受青睐。但MAPbI3存在环境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最近研究表明通过铯掺杂或添加碱金属盐,能够促进晶化、提高成膜质量。因此,本文基于制备大晶粒MAPbI3薄膜以及提高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展开以下研究:(1)将碱金属碘化物(NaI/KI/CsI)加入到MAPbI3前驱液中,采用非化学计量比配制钙钛矿前驱液,研究碱金属碘化物掺杂对MAPbI3薄膜及太阳能电池的影响。由于在空气环境中制备,首先研究了湿度对制备钙钛矿薄膜的影响,当湿度低于20%RH时,可制备出无针孔、表面光滑的钙钛矿薄膜。其次研究了CsI掺杂量对MAPbI3薄膜与太阳能电池的影响,当CsI掺杂量为2%时结晶度提高,晶粒尺寸增加,热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电池效率由原来的10.9%提高到14.2%,未封装条件下存放五周后电池效率仍保持13.9%。最后研究了不同NaI/KI添加量对MAPbI3薄膜的影响,发现NaI/KI掺杂量为5%时晶粒尺寸明显增加,并且内部缺陷减少,使得薄膜的光致发光强度增强,此外两者均能促进MAPbI3薄膜沿(310)面生长。(2)研究碱金属碘化物(NaI/KI/CsI)溶液后处理对MAPbI3薄膜及太阳能电池的影响。首先研究了不同浓度CsI溶液后处理对MAPbI3薄膜及太阳能电池的影响,当溶液浓度为6.0mg/ml时,能够诱导MAPbI3薄膜二次结晶,降低薄膜表面的粗糙度,显著增加晶粒尺寸,并减少内部缺陷使光致发光增强,电池效率由原来的10.5%提高到15.3%。其次研究了NaI/KI溶液后处理对MAPbI3薄膜的影响,两者同样具有诱导薄膜二次结晶的作用,使晶粒尺寸增大至微米级,当NaI/KI溶液浓度分别为1.6mg/ml和1.4mg/ml时,内部缺陷显著减少光致发光强度最强,经过后处理的薄膜带隙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