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中产甲烷微生物的培养及产气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en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煤层气的开采技术和类型发生着重要的转变,特别是成功开发美国以及澳大利亚的低煤级生物煤层气之后,人们开始关注生物煤层气的巨大商业价值,而次生生物煤层气是煤层气的一个重要类型。了解次生生物煤层气的形成机理对评估气藏的经济价值、提高甲烷的产量和改进开采技术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次生生物煤层气的研究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实验根据煤层中可能存在的厌氧微生物种类,添加相应的专一性抑制剂,来探讨微生物利用煤中有机质产气的特征和机理,这是深入了解次生生物煤层气的形成过程以及改进生物煤层气开采技术的重要基础。本实验煤样和水样均来自安徽淮南新庄孜煤矿。研究发现,不同反应器中pH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最后趋向于稳定大约在7.0左右,这是产甲烷菌生存的较好环境。添加氢氧化钠吸收液的反应器和产氢产乙酸菌抑制剂的反应器的甲烷累积浓度明显比对照组的甲烷累积浓度低,对照组最终甲烷累积体积分数1.83%,其他2组分别是1.41%和1.32%。这说明实验中同时存在两种途径:乙酸途径和CO2/H2途径。同时发现,氢氧化钠组比产氢产乙酸组的累积浓度稍高,乙酸途径是主要产气途径。同一反应器中甲烷的浓度和CO2浓度之间的关系不明确,这是因为反应器中同时存在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反应器中TOC的浓度变化情况也能说明体系中既存在煤中有机质向水溶液中的转移,也有水溶液中的有机质向气体中的转移,前期TOC上升,后期降低,最后,体系中TOC达到一个平衡。溶液中的碱度与TOC变化趋势相同。实验针对体系中硫酸盐还原菌对产甲烷菌的抑制作用研究,设置了硫化亚铁组和足量乙酸钠组,实验数据显示:乙酸钠组甲烷的累积浓度最高,达到1.96%;硫化亚铁组最低1.22%,但是甲烷的累积浓度增长速率最高,至第八周,其他实验组的甲烷趋于恒定,但是硫化亚铁组的甲烷累积浓度仍处于增长趋势。推测后期硫化亚铁组的甲烷浓度会超过乙酸钠组。足量乙酸钠组的甲烷累积浓度略高于对照组(对照组1.85%)。综上所述,硫酸盐还原菌对产甲烷菌主要是产物抑制作用,同时也存在底物竞争,具体的产物抑制和底物竞争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本田成之是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第二代学者中的代表之一,对中国经学史、中国古典文献学有深刻研究,然一直未受学者重视。本文通过对他的中国经学"巫"起源观进行整理分析,从而
目的探讨上臂间血压差异(IAD)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组)、非脑卒中(对照组)患者各254例均行双侧上臂血压测量,分析上臂间血压差异对缺血性脑卒
国家大力提倡建立节约型社会,节能减排被安排到了工作日程上来.据有关数据显示,由于建筑电气照明系统分布不合理,浪费的电能甚至达到了整栋大楼用电量的五分之一.因此,对控制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联合EENs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及营养代谢的影响。方法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入院后均予以基础治疗,此外,对照组采用EENs
阿拉山口输油站是中哈管道的国内首站,负责将哈国来油输送到独山子石化和西部管道。进入冬季以来,由于温度较低,首站的2台锅炉要对2个5×10^4m^3的大罐伴热。在锅炉的运行过
我国现有耕地1.33亿hm2,人均仅0.1hm2,85%以上的土地资源为非耕地资源,其中沙漠和戈壁滩等荒地面积已占到陆地面积的七分之一,耕地资源严重不足。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的粮食生
管道泄漏是输油管道运行的主要故障之一,主要表现在输油管道腐蚀穿孔和在输油管道上打孔窃油等事故,给国家财产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威胁。为减少输油管道的泄漏,针对原油泄漏时产生
我国家具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借助信息技术的东风,其增速逐年增高。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下,家具制造企业如何更加贴近消费者,快速准确的掌握市场信息成为
对富锌排铅咀嚼片(RZLR)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小鼠急性毒性LD50(BW)>21 500 mg/kg,属无毒级;Ames试验、小鼠
红旗轿车荣为亚冬会会务用车;吕河铃木LANDY LADY全国海选“4S美女”;“人保财险”杯首届武汉市汽车维修行业市场信誉度调查颁奖大会召开;东风悦达起亚全情赞助中美拳王争霸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