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胡锦涛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殷切希望和要求,这既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能有效破解“马六甲困局”,有利于维护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也是云南省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难得机遇。而建设中国昆明国际陆港经济区是云南实施桥头堡战略的具体落实和核心支撑,建设昆明国际陆港则是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化门户和重要桥头堡城市的重要内容。建设昆明国际陆港是个大型的系统工程,其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和大规模的土地资源,如果规划不合理出现空置现象、环境问题,将会带来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对城市的总体发展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是基于《昆明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的后续研究,对建设昆明国际陆港作了进一步深入理论研究。首先,主要通过对国际陆港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提出国际陆港的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初级阶段作为沿海港口的附属港;中级阶段,与其他海港、陆港处于平等合作关系;高级阶段,发展成为核心物流级,各个沿海港、陆港将演变成为其支线港和喂给港,为处于核心地位的国际陆港服务。其次,运用SWOT矩阵系统分析了昆明国际陆港发展战略的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并从国民经济社会和货运量及货运周转量两个角度对昆明市物流业发展需求进行了预测,认为昆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将为昆明国际陆港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再者,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昆明国际陆港未来发展趋势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昆明物流综合能力在逐年提高,其物流环境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仍需要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最后,对昆明国际陆港涵盖的五大物流基地建设次序问题进行研究。运用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来对物流基地建设次序问题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确定了物流基地项目的建设次序,认为一期建设呈贡铁路集装箱物流基地和国际空港物流基地,二期建设嵩明保税物流基地、安宁南亚国际物流基地和晋宁东南亚国家物流基地,以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资金,确保昆明国际陆港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