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来能源危机的出现及环保意识的加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各国都在积极尝试并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随着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产销量均达到了飞速增加,已成为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大国。但这种爆发式的增长也导致我国目前出现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不仅降低了对资源的依赖、保障能源安全,也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并为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可以说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十分重要。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发展过程涉及诸多影响因素,因此应充分考虑我国的根本国情,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生命周期及主要影响因素,选择适合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伟大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方法及研究思路,提出研究创新点,针对我国汽车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其次,介绍了产业生命周期和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包括他们的内涵、特征和分类等,强调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阶段性特征和识别方法,以及产业发展模式与产业生命周期的关系。然后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利用产业生命周期的三个识别方法,及供需情况分析、企业数量分析和市场结构分析,进一步识别我国汽车产业已处在产业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并从技术、市场等方面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的预测,阐述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必要性。随后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生命周期、影响因素及吉林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选模式。最后,以吉林省为例,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吉林省汽车行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提出吉林省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模式及对策建议。本文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针对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及对策,可以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