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枝莲甜菜红素提取物抗氧化及调血脂作用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onw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枝莲(Portulaca grandiflora Hook)又名太阳花,是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在我国各地广泛栽培,是典型的合成甜菜素类植物。甜菜素(betalains)包括甜菜红素(betacyanin)和甜菜黄素(betaxanthin),甜菜红素主要以甜菜红色素糖苷的形式存在。本文利用溶解性质、薄层层析法和光谱扫描对半枝莲提取物中的红色素进行了初步的鉴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定量测定,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法优化出了半枝莲甜菜红素提取物的制备工艺条件;分别采用比色法、化学发光法和碘量法研究了半枝莲甜菜红素提取物体外清除自由基、抗血浆脂质过氧化和猪油氧化的能力;利用高脂饲料诱导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研究了其调血脂及体内抗氧化作用。研究取得的结果与结论如下:1.通过对半枝莲红色素的溶解性质观察、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可见波谱扫描分析推知,该红色素即为甜菜红素,但其结构类型需进一步确证。2.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出半枝莲甜菜红素提取物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半枝莲幼茎为材料,以双蒸水为溶剂,料液比1:10,提取温度45℃,pH值为7.0。在此条件下,半枝莲甜菜红素的提取率为7.44%。3.半枝莲甜菜红素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氧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能力,与对照维生素C(VC)比较,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强于VC;半枝莲甜菜红素提取物对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效果也大于VC,且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半枝莲甜菜红素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猪油的氧化,但与同浓度(0.005mg/mL)的VC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半枝莲甜菜红素提取物清除自由基与抗氧化能力与甜菜红素含量有关。4.半枝莲甜菜红素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含量,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ApoA)含量,有调节血脂作用。半枝莲甜菜红素提取物还能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1和AI2,有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5.半枝莲甜菜红素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及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性提高血清及肝脏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表明半枝莲甜菜红素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内抗氧化能力,其效果和烟酸肌醇酯相当。结论:半枝莲甜菜红素提取物在体外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抗血浆脂质过氧化和猪油氧化的能力;能显著调节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并降低动脉硬化指数,起到调节血脂的作用,同时减少大鼠血浆的脂质过氧化,提高血清及肝脏组织中的SOD和GSH-Px活力,具有较强的体内抗氧化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胎盘组织中的意义及与胎儿缺氧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9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A组,选取同期本院20例常规肺功能检查正常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国各类型的图书馆,特别是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综合性大学和师范大学图书馆,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收藏了大量古籍。长期以来,广大图书馆
从近代开发利用石油开始,人类的生活方式就因石油而发生了变化。到现代规模性开发利用,石油已成为战争和经济发展的动力,人类的命运和生活水平与这种不可再生能源紧密相连。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中小型会计
<正>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网状系统的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分为霍奇金病(Hodgkin lymphoma,HL)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两大类,本病常累及全身各部位淋巴
铌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它在石油化工、钢铁工业、船舶制造业等国民经济各个重要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的铌资源较为丰富,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矿区不
<正>目的:观察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面部注射联合点阵激光/强脉冲光治疗对衰老皮肤的临床疗效。方法:面部皮肤衰老患者25例,进行自体PRP注射联合点阵
随着跨国投资日趋活跃,国际分工不断深化,以及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产业集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和集中体现。近年来,我国各地也涌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