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相变微胶囊的低熔点液态金属悬浮液流动及传热特性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29801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电子芯片的高频、高速以及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的进步,电子芯片的总功率密度大幅度增长而物理尺寸却越来越小,其热流密度也急剧增加,“热障”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将极高的产热量有效的排散掉,并将芯片温度保持在较低水平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和开发新的散热手段以适应高热流密度芯片、微系统的散热冷却一直是国际上非常重要而又活跃的研究课题。  低熔点液态金属导热系数高,潜热型功能热流体表观比热大的优点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传热能力,但低熔点液态金属比热小,以水为载流体的传统潜热型功能热流体导热系数低,分别作为散热工质时限制了芯片冷却效果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散热工质的传热能力,结合低熔点液态金属和潜热型功能热流体二者的优点,形成一种以低熔点液态金属作为载流体的潜热型功能热流体,可望获得同时具有高导热系数和大表观比热的相变微胶囊(MEPCM)-低熔点液态金属(LM)悬浮液,从而大大提高流体的传热能力。  本文在以正二十烷为相变芯材合成相变微胶囊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再掺混入低熔点液态镓中制备了MEPCM-LM悬浮液;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了MEPCM-LM悬浮液的各种热物性参数;实验和数值研究了MEPCM-LM悬浮液在等热流密度条件下光管内的层流摩擦阻力及传热特性,对影响对流换热强化的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与以水为载流体的MEPCM悬浮液(MEPCM-W悬浮液)的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比较;为进一步强化传热,还通过实验和数值研究了管内插入扭带分别对MEPCM-LM悬浮液和MEPCM-W悬浮液层流换热的强化特性。  本文研究工作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的正二十烷微胶囊粒径均匀、表面光滑、成型较好;经化学镀铜进行表面改性后,MEPCM表面铜镀覆均匀,铜在镀层中晶形良好,无Cu2O的存在;镀铜MEPCM掺混入低熔点液态镓中经机械搅拌和超声振动制备出均匀分散的不同浓度MEPCM-LM悬浮液,并获得了MEPCM-LM悬浮液的制备工艺。所制备的MEPCM-LM悬浮液潜热实验值最高可达7.817 J/g,且体积浓度小于20%的MEPCM-LM悬浮液仍可被近似看作是均匀的牛顿流体。  (2)在实验范围内,MEPCM-LM悬浮液的摩擦阻力系数与理论值(16 Ref=)吻合较好,MEPCM-LM悬浮液可看成牛顿流体。相对于单相镓,MEPCM-LM悬浮液的压降更高,修正的局部对流换热系数*xh更大,且压降和*xh均随MEPCM浓度、Re的增加而增大。加热量的变化对换热的影响相对于MEPCM浓度和Re的影响要小,但其影响不可忽略;在相变完成前,*xh随加热量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变完成后,*xh随加热量的的增大而减小。  (3)采用MEPCM-LM悬浮液,在热充分发展段的对流换热强化效果要好于热入口段。b m Ste c、是影响MEPCM-LM悬浮液换热强化的两个主要因素,b Ste越小,mc越大,修正的强化换热比h就越大;ML MR、对强化换热的影响不可忽略,但作用不如b m Ste c、明显。ML越小,MR越小,h就越大;Re对MEPCM-LM悬浮液的换热强化有一定影响;Re越小,h的最大值越大,换热强化效果越好。轴向导热增强了MEPCM-LM悬浮液的换热强化,且主要在热入口段产生较大影响,并随0/x r减小而增大;0eP数越小,轴向导热的影响越大。在相同体积浓度和工况下,流道越短,MEPCM-LM悬浮液*mh相对于MEPCM-W悬浮液提高的程度越大,更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散热。  (4)光管内插入扭带对MEPCM-LM悬浮液的层流对流换热无明显的强化作用,但流动阻力明显增大,功耗增加,且随扭带扭率的减小而增加。  (5)对于以水为载流体的MEPCM-W悬浮液,扭带的扭率越小,修正的平均努谢尔特数*m Nu更大;体积浓度越大,扭带对MEPCM-W悬浮液的换热强化效果更好;摩擦系数随扭率的减小而增加,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一扭率和相同Re数下,MEPCM体积浓度越大,综合性能评价指标均越高;当20%c=时,采用4g=或6g=的扭带进行强化时,其综合性能评价指标f最高可达1.32。  本文提出并制备的MEPCM-LM悬浮液具有较强的传热能力,其流动及传热特性相关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设计、优化出系列先进的冷却系统,为发展高热流密度芯片冷却技术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其他文献
能源短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面临的第一大危机。全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加快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同时,传统能源的大量燃烧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可再生
文章对悬架K&C特性中各工况的评价参数进行阐述,列举出各参数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该参数对整车的影响,可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在我国,螺杆式压缩机的发展历史还不长,它是在最近几十年逐步发展成熟并形成系列化的新机型。因为它的很多优点,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很多领域已经代替了活塞式压缩机。螺杆式空
以羊半腱肌肉为原料,研究了腌制结合真空滚揉和电刺激处理的羊肉在贮藏期间嫩度和其它食用品质以及超微结构的变化。试验结果如下:  1.不同真空度状态下滚揉处理,在贮藏期间,
旋涡泵作为输送液体的叶轮机械在消防、锅炉给水、船舶供水和一般增压场合中应用广泛。目前,旋涡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效率偏低,如何改进其转子与流道结构,进而改善内部流场提高泵的工作效率,是旋涡泵的一项研究课题。本文是通过仿真方法进行的,通过Pro/E对旋涡泵进行三维造型,用前处理软件对其内部流动区域进行网格划分;运用CFD软件Fluent进行了泵内部流场的数值计算,得到泵的水力特性参数,再利用表格处理软件
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是风能发电机械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正处于研究开发阶段.本文首先对影响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参数进行分析,并采用流管模型对3.5kw风力机的气动特性进行了预测;然后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风力机在不同叶片数下的气动性能进行了模拟对比;研究了风力机三维叶尖尾流场特征、叶片风能转换能力的大小;最后分析了变安装桨矩角下风力机的气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实度H型风力机的最佳叶尖速比较低,工作范围较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汽车虽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内燃机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也是环境的主要污染者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冷却结构设计作为研制高性能飞行器的关键问题之一,一直是国内外学者重点研究的内容。伴随着发动机推重比的不断提高,燃烧室部件设计也必然要向高温升、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