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流媒体传输控制机制的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g88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多媒体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视频流技术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视频流媒体应用不同于传统业务,具有时延敏感、数据量大等特性,这就要求为其提供新的符合特性的传输控制机制.目前联网方式的多样化造成网络用户的接入带宽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新的传输控制策略必须具备自适应的能力,在为视频流媒体传输提供QoS保证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网络利用率.该文首先介绍了流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在视频流媒体源端引入分层编码的必要性,接着深入讨论了视频流传输控制机制的主要内容,即拥塞控制、QoS控制和差错控制.其后,该文简单描述了一种当前比较常见的传输控制机制——速率自适应协议(RAP)的结构和原理,分析了不足之处:发送端根据对接收端反馈信息的计算来调整控制,当网络规模扩大、接收者数量增多时,其性能将大幅降低.为此,论文指出视频流媒体的传输控制机制必须在接收端完成网络状况的计算,以实现良好的可扩展性.该文的创新之处是在对RAP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传输控制方案,其网络拥塞状况的计算是在接收端进行的.方案根据计算得到的网络状况对传输作出自适应调整,实现拥塞控制和QoS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可扩展性.此外,新方案通过扩展RTP分组格式为视频流媒体传输提供了差错恢复机制.
其他文献
P2P以其相对于C/S模式的巨大优势,不仅激发了信息技术领域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而且也调动了普通人对P2P的期望.这些因素使P2P成为一个热门的前沿研究领域.P2P的主要好处就是
在软件工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系统建模。建模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构造系统,并可以提供简化和复用的机会。通常软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都是通过建模来完成的。 随着计算机应用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ontent-BasedImageRetrieval,CBIR)是目前国内外学者所研究的热点之一,它是涉及到计算机信息检索、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和数据库等多个研究领域的综合性
在学位论文检索系统中,检索系统的构建模式是系统的关键.该文在分析了现有学位论文检索系统的构建模式的基础上,运用P2P(peer-to-peer)技术建立一个基于源数据的分布式学位论
随着EAST装置不断升级和实验水平的提高,为了满足等离子体长时间放电的要求,现有的EAST核心数据采集系统已升级为基于MDSplus的长脉冲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然而目前大部分独立数
演化计算是一种基于生物自然选择和基因遗传学原理的计算模型.它使用计算机模拟大自然的演化过程来求解复杂问题.由于演化计算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等智能特征,且描述
无损探伤技术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通过X光成像再结合人工检查的方式最为普遍,轮胎生产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随着市场的庞大需求和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全世界每年的
面向目标的需求工程就是对需要实现的系统的目标进行确定、然后对目标进行求精细化、再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约束条件以及可操作性的事务归约、并在多Agent之间进行目标责任分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需要存储的数据量也不断增大,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不稳定很容易导致用户数据的丢失,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UNIX中,文件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以下都可以被称作为文件:通过open()系统调用创建的五种位于磁盘上的的文件:正规文件、目录文件、字符设备文件、块设备文件、先进先出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