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村发展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之受到我国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将从人文发展角度出发,根据人文发展观和河北省农村实际情况,构建测量河北省农村人文发展状况的指标。在对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理解之上,把我省农村人文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北京、天津为参照物,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来分析经济指数、教育指数、健康指数和人文发展指数等的差距及其影响因素。并且针对河北省农村人文发展现状,提出可以实际应用的环境指数与基层民主指数,形成补充问卷,验证问卷的可靠性,利用问卷分析我省以上方面的情况。得出的结论是:1,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逐年增大,影响农村经济发展。2,人均GDP不能较好的反映河北省农村的人文发展情况。3,河北省农村在经济、教育、医疗、环境、基层民主等方面处于落后地位。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如将人文发展相关理论与我国发展理论相结合,应用到我省的农村建设中;积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改善我省农村人文发展现状;优化我省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采取新理念,进一步开展新民居建设;设置基层环境监督部门,从根源上消除影响因素。本文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新的尝试:1在相关文献基础上,将人文发展理论应用于农村,对河北农村人文发展状况进行测评。国内外人文发展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地理、经济、生态等方面,且以文献研究为主。本文使用文献与问卷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农村人文发展情况,能较为全面的测评整体情况,并针对差距之下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2针对实际情况与数据获取情况,形成以经济指数、教育指数、健康指数为基础的HDI指数和环境指数、基层民主指数的测评网,测评河北省农村人文发展现状。在测评中考虑农民家庭纯收入、GDP与经济指数的相关性,并验证农民家庭纯收入的代表性。同时就其它影响因素与相关指数的关系进行验证,确保测评指标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