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打破公司僵局的非诉讼制度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xxt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僵局问题在公司运转过程中是极有可能出现的状况,尤其是有限责任公司,因其具有封闭性和人合性越发容易出现。一旦公司陷入僵局,就如同电脑死机一样,任何操作都失去了意义。不仅导致公司的损失、股东期待利益的落空,而且会损害债权人和社会的利益。为了及时打破公司僵局,减轻僵局带来的危害,本文提出了解决公司僵局的非诉讼救济制度。文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凯莱僵局"案引出公司僵局的一般表现,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公司僵局概念的研究,笔者阐述了公司僵局的界定。文章紧接着描述了公司僵局的特征、分类及成因。笔者认为导致公司产生僵局的原因多种多样,最主要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股东利益趋向不同是根本性因素,公司的民主决策制度是基础性因素,资本维持制度和封闭性是固有因素。第二部分则是研究了非诉讼救济制度的必要性,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司法救济存在缺陷,在用司法救济方式解决公司僵局时存在着诉讼程序启动难,周期长,程序复杂,缺乏替代性救济方式,诉讼解散成本高且会破坏股东的"本意"等问题;其二是非诉讼救济制度具有优越性,成本低、适应性强,而且非诉讼救济具有自主性,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僵局的解决。第三部分论证了非诉讼救济制度的可行性,指出非诉讼救济是以法律为依据,如《公司法》182条、《公司法解释(二)》第5条等为采用非诉讼方式打破公司僵局提供了法律支持。文章接着阐述了非诉讼救济制度有着浓厚的文化渊源和广泛的社会实践基础,切实可行。第四部分重点阐明了打破公司僵局的非诉解决机制,第一种机制是第三方介入,其一是调解。重点论述了调解的优缺点,提出成立行业调解委员会,建立司法确认制度解决非诉制度缺乏强制力问题。其二是仲裁,仲裁因其高效性、权威性、保密性等优势而适用于公司僵局的解决。由于调解和仲裁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并且二者形成互补,若将二者结合可以产生更大的效益,于是产生第二种解决机制—复合型解决方式,即仲裁和调解的有机结合。第三种解决机制尊重和遵守公司章程意思自治,运用公司章程进行事先预防和事后救济。章程在公司中具有宪法性地位须对公司僵局预防和处理作出相应的规范。
其他文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事业单位体制在不断深化。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认识到在这场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中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文章首
在炼焦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通过严格把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及环保政策,深入了解炼焦生产工艺,掌握炼焦厂的污染特点,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污染控制措施等技术要点
以日本黑松针叶束为外植体试材进行组织培养,探讨消毒试剂和时间、基本培养基、外源激素的种类和使用浓度、蔗糖浓度等对日本黑松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70%的酒精30 s
校园教室里目前都配有灯、风扇、空调、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但因为部分人为或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教室内的电器设备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同时教室内的电器设备没有得到统一管理,教室管理员不能及时了解到设备状态,当教室内有异常情况时,不能够对设备做出及时的处理,教室管理员需要逐一排查,也大大增加了管理员的日常工作量。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套智能教室管理平台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实现对校园教室电
简要介绍了一阶命题演算的希尔伯特型直觉主义系统,运用逻辑演绎的方法证明了此系统的一些定理,其目的在于加深对直觉主义系统中概念的理解,便于对此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