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t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弧形闸门在开启泄流时,由于泄流压力脉动,可能引起闸门支臂结构的参数共振,从而导致整扇闸门遭受破坏而失去挡水能力。本文对支臂结构的动力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本文利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支臂结构的参数振动有限元方程,利用改进的Newmark方法求解了支臂结构运动方程的时程响应;  (2)引入能量增长指数(EGE)及能量增长系数(EGC)的方法研究参数振动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支
学位
随着纳米技术日益地高速发展与纳米材料更为广泛的运用,纳米材料不可避免地会在生产使用中各个环节进入环境之中。而地下水环境作为几乎所有环境污染物重要的归宿地与蓄积库,当纳米材料进入地下水环境后,其自身的环境行为不可忽视例如某些纳米材料具有生态毒性,同时由于其纳米尺度效应及高吸附能力,也会影响其他污染物的迁移行为。基于这两点,本研究选择目前具有广泛应用且表面电性相反的纳米二氧化钛(nTiO2)与纳米二氧
核能是一种清洁、安全、经济的能源,大力开发利用核能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合理选择。近年来,随着核工业迅速发展,铀作为重要核工业原料,需求量日益增加。然而,在铀矿开采、冶炼及加工、核武器的研发生产、核燃料裂变发电等过程中均会产生含铀废水,将其中铀元素加以循环利用或者有效去除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含铀废水的有效处理已成为十分重要的科研课题。众多方法中,吸附法最具潜能,其关键在于高效铀吸附材
学位
比色传感由于兼具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响应时间短和肉眼能直接观察响应信号等特点,不仅在食品安全、医疗健康等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更是在环境分析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比色传感在环境检测中满足了实时和现场分析的要求,缩短了对环境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过程,提升了初步判断的速度。本文首先介绍了环境污染物的常见分析方法和构建方案,并总结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按照比色传感器所组成物质(纳米材料、有机光敏分子和生物分
学位
磷石膏(主要成分CaSO_4·2H_2O)是提取H_3PO_4的流程中,H2SO4分解磷矿产生的副产石膏,从环保和长远发展而言,磷石膏的再利用已事不宜迟。硫酸钙晶须(Calcium Sulfate Whisker,简写CSW)是一种低价无毒的多功能无机晶须,应用广泛,常做增韧补强材料、摩擦材料和造纸等等,制备CSW是磷石膏变废为宝的有效方法。一般常规制备办法需使用高浓度酸为介质或高压环境,因此本论
有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光伏性能优异和成本低廉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经过几年来在晶体组成、器件结构以及加工技术方面的持续优化,钙钛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达到25.5%。钙钛矿电池的光伏响应与稳定性不仅依赖于钙钛矿薄膜的结晶性与光捕集能力,电子/空穴传输层的电荷提取与输运能力、界面缺陷密度等也对电池性能产生关键影响。采用有机小分子自组织单分子层(SAM)修饰电子传输层是强化电子转移、抑制界面复
学位
[(RPNHP)Ru HCl(CO)](RPNHP=HN{C批H_2CH_2(PR_2)}_2)型配合物在有机胺辅助条件下可以直接捕获空气中的CO_2,通过催化加氢生成CH_3OH,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其反应条件苛刻,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和氢气压力。如何在温和的条件下完成上述催化反应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在H_2存在下,钌、锰和铁钳形配合物催化剂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直接
学位
微生物腐蚀依赖于生物膜的形成,而生物膜的形成起始于细菌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因此深入研究粘附机理十分重要。本课题在细胞学、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探讨了硫酸盐还原菌群与Q235碳钢表面粘附过程中关键的胞外多糖、蛋白,对菌群的粘附特性与机理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将SRB菌群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主要包括五种细菌:麦氏拟杆菌属(Macellibacteroides)、脱硫弧菌属(Desu
学位
硒化镍作为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材料,因其本征吸收作用,在近红外光和可见光区域有强吸收作用,在光热转换领域有着重要的潜在价值。本文制备了硒化镍(Ni0.85Se)纳米材料,并通过原位生长的复合方式制备出硒化镍/类石墨相氮化碳(Ni0.85Se/g-C3N4)与硒化镍/碳(Ni0.85Se/C)两种复合材料,通过SEM、EDX、XRD、TEM和XPS等表征手段,对不同合成条件下Ni0.85Se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