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生境放线菌的抗耻垢分枝杆菌活性筛选及一株阳性菌株的初步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0612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陆生放线菌资源不断被发掘和深入研究,常规发酵方法下所得到的次生代谢产物资源越来越稀少,为新药发现造成阻碍。目前,很多学者已经把目光投向了一些特殊生境中的放线菌,包括海洋、动植物内生和一些极端环境。近些年来,由于耐药结核菌(XDR-TB,MDR-TB)的产生和传播,使全球范围的结核病疫情有上升趋势。耐药菌株对临床上常用的利福平等药物已产生严重耐药性,近五十年未发现新靶点的抗结核临床一线药物。因此,寻找具有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新化合物仍是制药领域所迫切需要的。而特殊生境中的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在结构和生物活性方面具有丰富多样性,是寻找新型抗结核药物的潜力资源。   因为许多药物类似物对靶点发挥抑制作用的具体机制还无法确定,所以在新药筛选的方法上,基于活性的传统天然产物药物的筛选仍具有很大优势。这需要依赖于全细胞水平的体外实验。   本文以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rnatir)为指示菌,对实验室分离纯化的296株来源于海底底泥、红树林植物、高原土样和蜚蠊内生的放线菌进行抗耻垢分枝杆菌活性筛选,发现46株阳性菌株,分布于链霉菌属和小单胞菌属.阳性率为15.5%。选取四种固体培养基及四种液体培养基对46株阳性菌株进行培养基筛选,每种培养基均发酵100 mL获得发酵物。共得到368个样品。测定粗提物样品的抗耻垢分枝杆菌活性,并综合产量因素从中选出19株活性较高的优势菌株及其发酵的培养基。将19株优势菌株进行1 L规模的发酵,发酵产物采用反相柱层析初步分离成为几个组分,建立一个具有抗耻垢分枝杆菌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组分库。   组分库可继续用于抗耻垢活性化合物的追踪分离,并且支持其它拮抗活性模型的筛选。本文采用MTT法对次生代谢产物组分库进行了抗HeLa和HepG-2肿瘤细胞活性的筛选。   链霉菌AR47为一株筛选出的优势阳性菌株,粗提物在改良LB平板上测抗耻垢分枝杆菌的活性良好。本文对其燕麦培养基发酵得到的次生代谢产物作了初步研究,分离纯化得到两个化合物Q-A-1及Q-A-4,并鉴定结构。但化合物抗耻垢分枝杆菌的活性较弱。代谢产物分离纯化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运用基于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的层层(layer-by-layer, LbL)自组装技术制备的荧光纳米管在发光材料、细胞成像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本论文首先分别以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膜和阳极氧化铝(anodic aluminum oxide, AAO)滤膜为模板,以聚苯乙烯磺酸钠(poly-sodium 4-styrenesulfonate, PSS)、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光电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及军事等领域,是众多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非线性光学材料作为光电功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光学和电学效益。双光子吸收诱
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90,Hsp90)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细胞3到6倍,以帮助其客户蛋白形成正确构象或维持稳定性。由于其客户蛋白中不泛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
间歇精馏是精细化学品分离与提纯广泛采用的一种单元操作。间歇精馏的优化和新塔型的开发是间歇精馏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进行了带有过渡段循环的间歇精馏过程的优化,开发了带有中间贮罐与侧线出料的间歇精馏过程,并对其操作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对带有过渡段循环的三元理想物系间歇精馏过程进行了优化计算,分别得到了不同的控制变量和不同的目标函数下的优化操作条件,并与文献结果进行了比较,优化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