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学衡"时期的柳诒徵:1921-1925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wj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0年东南大学开始筹建,在校长郭秉文的苦心经营之下,东南大学得以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与北京大学齐名的著名学府。东南大学的前身南京高师时期,即在校长李瑞清、江谦以及柳诒徵等人的影响下形成了诚朴求实,重学术研究而轻创作的学风,这与北京大学形成鲜明对比。20年代初,东南大学扩建,广收人才之际,吴宓、梅光迪等人的到来促成了“学衡派”的形成,作为一个文化团体,他们与北京的新文化派卓然对立。东南大学的兴盛带来了学术思想的繁荣,柳诒徵等人也正是借此时机,走向了中国学术舞台的中心,并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主要考察柳诒徵在1921至1925年间的活动轨迹。除绪论、结语之外,正文部分共分四章。绪论部分,对于本文的选题缘起与意义作了说明,回顾了三十年来柳诒徵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尚待拓展的空间,介绍了本文写作过程中史料的运用和学术创新。鉴于目前全面的柳诒徵传记研究的缺失,第一章运用相关史料对柳诒徵的生平事略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第二章首先论述东南大学的兴起和东大校风的形成。东南大学的扩建为“学衡派”的出现提供了舞台。恰于此时,梅光迪、吴宓、胡先骕、柳诒徵等人基于共同的文化立场,创办《学衡》杂志,与新文化派就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等方面展开论争。接着论述了《学衡》的创办及维持过程中柳诒徵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对《学衡》来说,柳诒徵不仅发稿数量独居其首,而且是学衡派“昌明国粹”的主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柳诒徵与吴宓同等重要。第三章是关于柳诒徵与《史地学报》的关系。首先介绍了《史地学报》出版的概况,其次论述柳诒徵在史地学报派中的地位与影响——柳诒徵可说是史地学报派的精神导师。他不仅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面对北大顾颉刚、胡适等人的“疑古”论调,出于一个学者的学术操守,他与学生刘掞藜等一道,撰文对学术界存在的盲目“疑古”的学术风气进行批评。但柳诒徵的“信古”并非一味的隆中抑西,他只是针对极端的“疑古”而发,其目的就是让学术界能够心平气和的对待传统文化。第四章探究柳诒徵在东南大学易长风潮中的立场。首先对东南大学易长风潮的经过进行了梳理。其次根据相关当事人的回忆以及报刊对于事件的报道,分析易长风潮发生的原因,认为国民党“党化教育”主张下的幕后操纵实是主要原因,而东南大学内部复杂的人事纠葛则是易长风潮发生的导火索。柳诒徵之所以令人意外的成了“倒郭派”的主要人物之一,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也不是为了配合国民党的主张,而纯粹是出于一个学者的公心,他不愿看到学校卷入政治,主张学校民主决策内部事务,他的初衷只是为了让东南大学发展得更好,但最终却身不由己的成了国民党“党化教育”的牺牲品。结语部分对本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着重分析了柳诒徵的文化观,通过对新旧双方论争的背景、柳诒徵的文化立场两方面的论述,最终认为柳诒徵并非文化保守主义者。他并不反对新文化,认为如果新文化适合中国则乐见其成,他反对的只是新文化运动中过度污蔑传统的学术风气,主张“既吸收西方文化,同时亦不忘本民族的立场”。因此,把柳诒徵定义为一个“文化理性主义者”更为恰当。最后对于柳诒徵在1921-1925年问的活动轨迹进行了承前启后的联系。柳诒徵“昌明国粹、融化新知”文化观的形成,与他接受的传统教育和成长环境息息相关。同时,这段在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学术经历,也影响了他的整个学术生涯。离开东南大学以后,柳诒徵担任了十余年的江苏省国学图书馆馆长职务,为了保存中华古籍,他借助各方力量到处征集珍贵图书。抗战爆发后,他又为了转移图书到处奔波,为了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鞠躬尽瘁。透过柳诒徵这个时期的活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竭尽全力的历史学者,一个“文化革命”激进派的温和矫正者。与新文化派相比,可以说柳诒徵是一个文化理性主义者。这就是本文最终要呈现的柳诒徵面相。
其他文献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学资源已显得日益紧张,如何解决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只有改革解剖学实验教学,才能更适应现代医学教学的需要。从加强解剖实验室建设,丰富解剖实验
利用水循环真空泵和汽车、冰箱散热器组合成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的实验室冷却水循环利用装置。经实际运行,该装置可避免化工系实验室中精馏、反应回流、旋转蒸发等过程中使
汉长安城之青门,历来多说所指系霸城门,后又有改名之说,经考核文献和考古材料,结合现存遗迹,作者指出后世所说的“青门”系宣平门。
中共华北的根据地和解放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都处在中共革命的最前线,战时环境错综复杂,各种势力犬牙交错。中共在边区所实行的诸多政策和举措,无论对于当时边区的社
近代中国社会,西医无疑是最复杂的群体之一,群体内部水平参差不齐、成分复杂,各派系之间纷争不断,因此,西医群体由谁以及如何管理即群体的职业化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华
从Google学术搜索(Google Scholar)的产生、其信息来源、信息组织方式以及优缺点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与国内的读秀学术搜索、百度国学做了对比分析,旨在说明科研人员要充分利
为了对高速公路工程处治滑坡进行有效的监测与预警,以陕西省“渭南—玉山高速公路”和“铜川—旬邑高速公路”两个示范工程获得的滑坡治理和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RIA/Java Scr
造纸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手工业之一,发明于汉代,其后造纸技术与生产形态并没有发生显著地变化。直至近代,随着西方机器造纸技术的传入,中国造纸业的生产形态发生了重大改观,大
1919年11月19日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从而堵塞了美国加入国际联盟的道路。美国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的原因主要有:美国孤立主义外交传统的影响,国内特殊复杂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