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he Test for English Majors---Band 4,TEM4)是我国唯一大规模测量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英语水平的标准参照测试,测试结果对考生、教学甚至社会都有较大影响。对这种大规模、高风险测试效度的验证必然是一个连续不断的从多方面和多角度收集证据进行检验的过程。从2005年起TEM4按照2004年新版《考试大纲》组织考试,其中,阅读理解部分由快速阅读和常速阅读两项任务变为常速阅读一项任务,但阅读速度和难度都有所增加。由于各种原因,对调整后的2005年及以后的TEM4阅读任务效度的调查国内还较为少见。另外,虽然一些研究者对2005年前TEM4阅读任务的效度从不同方面做过验证,但仍然有许多尚未探索的领域有待研究者做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本文以2005年TEM4阅读理解部分试题为例,从调查TEM4阅读理解能力的可分性及构成成份、命题者的设计意图在实际操作中实现的程度和影响TEM4阅读成绩的主要因素三个方面对TEM4阅读任务的效度进行多角度分析。首先,论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比较了有关TEM4阅读能力构成成份的三个假设模型。实验结果显示,阅读能力多分模型不可接受,阅读能力二分模型和整体模型都可接受。但通过比较二分模型和整体模型的各项优度指数,研究者发现阅读能力二分模型比整体模型能更好地模拟TEM4(2005)阅读理解部分的数据。由于大部分考查局部信息的字面理解题隶属于一个因子,大部分考查综合信息的重组或释义题、推理题和评判题隶属于另一个因子,所以TEM4阅读能力很可能是由基本的字面理解能力和复杂的阅读理解能力构成。但同时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这两个因子只能解释TEM4(2005)阅读总成绩中大约25%的方差,这说明还有很多其它因素也在影响着TEM4阅读成绩。其次,论文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和对考生答题过程的分析检验了命题者对TEM4(2005)阅读任务内容的设计意图在实际操作中实现的程度。问卷调查了命题者对篇章类型、篇章话题内容熟悉度、篇章难度、问题类型、问题难度和答案信息焦点所在层面的判断与教师和考生对这六个方面所做判断的吻合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命题者与教师判断结果以及命题者与考生判断结果的吻合率均在50%以上;同时,肯德尔协同系数(Kendall’s W coefficient)检验结果也均拒绝命题者、教师、考生评判不一致的零假设,说明命题者、教师和考生三者之间对以上六个方面的判断基本一致。除此之外,论文还运用有声思维的研究方法从考生答题过程验证命题者的设计意图实现的程度,调查结果显示约73%的考生是按照命题者的设计意图从篇章的不同层面找出不同问题的答案,三个不同水平组考生的答题策略既有相同规律也存在许多差异,考生主要依靠有效答题策略进行答题,利用无效答题策略答对的机会不足1%。利用调查问卷和考生答题过程取得的数据都表明,命题者对阅读任务各方面的设计意图在实际操作中得到较好实现。不过,调查结果也显示个别篇章或问题与命题者设计初衷有一定差距。最后,论文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调查了考生因素(L1阅读能力、L2语言水平、话题内容熟悉度、认知和元认知策略)对TEM4(2005)阅读成绩的影响,利用方差分析调查了考试任务因素(篇章类型和问题类型)对TEM4(2005)阅读成绩的影响。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TEM4(2005)阅读成绩主要与L1阅读能力、L2语言水平和元认知策略应用能力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L2语言水平是影响考生TEM4(2005)阅读成绩的主要因素,L1阅读能力对TEM4(2005)阅读成绩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但其作用对不同L2水平组的考生是不同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篇章类型和问题类型对考生TEM4(2005)阅读成绩的影响是不同的。总之,论文研究结果表明TEM4阅读能力是可分的,在实际操作中用不同题型测量基本字面理解能力和复杂阅读能力的方法有理论和实证依据;TEM4(2005)阅读任务较好地反映了命题者的设计意图;影响TEM4阅读成绩的主要因素是考生的L2语言水平,但篇章类型和问题类型两个考试任务因素也对TEM4阅读成绩有较大影响。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TEM4阅读任务的命题和效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为L2阅读能力构念研究和其它L2阅读测试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对L2阅读教学提供一定的重要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