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发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极高、仪器设备简单、不需要光源和及单色器、没有散射光及杂散光引起的背景值、线性范围宽、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其局限性是选择性较差。高效液相色谱以其分离效能高和分析速度快已成为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分离技术。高效液相色谱与化学发光技术的联合应用集两者的优势为一体,是现代痕量分析技术中一项非常活跃的、具有广阔前景的研究领域。 天然酚或多酚化合物是指植物中自然生成的、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芳香环,环上有一个或多个羟基的有机化合物。研究酚类化合物特别是类黄酮物质的重要意义在于:(1)作为二级植物代谢物在生物学上的重要性;(2)很强的抗氧化能力;(3)生理功能;(4)分类学研究上作为标记物;(5)与食品质量相关的性质。 本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与化学发光技术联合应用于酚类化合物的检测研究,目的是拓展天然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及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本论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综述。介绍了天然酚类化合物在植物中的存在形式、分类、性质及常见的分析方法,重点对天然酚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第二部分是研究报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化学发光技术,检测食品及药物中的酚类化合物,期冀提高被测物的检测灵敏度,并为天然酚类化合物寻求新的检测方法。主要内容如下:1.高效液相色谱-钴离子催化化学发光抑制法测定茶叶中的茶氨酸 研究了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抑制化学发光测定茶叶中茶氨酸的分析方法。该法采用YWG-C18(10μm,50mm×5.0mm i.d.)色谱柱,以pH=5.5、0.01mol.L-1醋酸钠-醋酸缓冲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对茶氨酸抑制CO2+离子催化鲁米诺(Luminol)与过氧化氢(H2O2)化学发光反应的条件进行了优化:Co2+离子浓度为2×10-9g·mL-1,鲁米诺浓度为2.5×10-4mol·L-1,H2O2浓度为5×10-4mol·L-1。在0.0002~0.005 g·mL-1范围内,茶氨酸抑制化学发光产生负峰的相对峰面积Y(counts/10000)与其浓度X(g·mL-1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3862X+1.0605(r=0.9983),茶氨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7.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6%。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2.高效液相色谱-抑制化学发光法检测药物中的扑热息痛 基于扑热息痛对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的抑制作用,采用Hpefsil C18色 谱柱分离、抑制化学发光法检测了药物中的扑热息痛含量。扑热息痛浓度在8刀X10-’~ l.6xlo-’g/mL范围内与化学发光强度降低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门a)为7.4xlo“‘ g/mL,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3.4%。该方法己成功应用于扑热息痛片、散利痛和维 C 银翘片中扑热息痛含量的测定。 3.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检测氨基酸口服液中的酪氨酸 基于酪氨酸对鲁米诺-高锰酸钾化学发光强度的增敏作用,采用 Hypersilm色谱柱 分离、增敏化学发光法检测了氨基酸口服液中的酪氨酸含量。酪氨酸浓度在1.25X10“~ sxlo-旮mL范围内与增敏化学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门)为 3.26xl0旮mL, 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二.37%。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氨基酸口服液中酪氨酸的选择性测 定,灵敏度高,结果与UV检测法基本一致。 4.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检测葛根中葛根素含量 碱性介质中,葛根素对LuminolKMnO。和lunnnolK3[Fe(CN)J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 强度均具有很强的增敏效果,前者的增敏效果明显高于后者。基于此,本文将高效液相 色谱与化学发光联用检测葛根中的葛根素。对Lurnino卜KAhlO。化学发光条件进了优化。 在 KMnO4为氧化剂的化学发光条件下,葛根素在 0刀 177叫.77卜g.mL’浓度范围内与化 学发光强度增强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队00367卜g.毗‘;相对标准偏差为2.89% (n一5,0.354卜g/InL的葛根素)。 5.高效液相色洛化学发光同时测定芦丁片中抗坏血酸和芦丁含量 基于对鲁米诺几uminol)和铁氰化钾限s[Fe(C。])化学发光反应的增敏作用,本文 建立了用甲醇-水-醋酸门0:20:l,VfVM为流动相、HpefsilCIS色谱柱进行分离、化学发 光法同时检测抗坏血酸和芦丁的新方法,并对几种多羟基化合物的干扰情况进行了考 察。该方法检测抗坏血酸和芦丁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0.8138-12.208 pg,mL八、 0.288-Z.88卜·二厂\回归方程分别为*。37.34十20.73X、*-2720*o*0:检测限分别为 0刀597 pg·mL’、0刀047 pg·InL‘。该法已成功用于复方芦丁片中两种成分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