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商业文化与通俗小说——以三言二拍为视角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文化既是一种景观,一种经济空间,也是一种生活中心和活动中心,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氛围,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物质现象,诸如门面、集市,也不是一种简单的社会活动,诸如商品生产、运输、交易,而体现成为一种心理状态,是参与其中的人的心理投射。商业文化在明代以前就产生了,然而在明代却出现了许多耐人寻味之处。明代的商品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一批高素质、懂经营、善管理的商人,产生了新的消费观念,因而赋予了商业文化新的内涵,同时也动摇了传统的社会礼制,使社会变革有了新的起点。而明代通俗小说尤其是三言二拍中的故事围绕着市井细民经商逐利的中心内容,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的手工业主、商人们如何施展经商本领,靠勤劳苦干的精神和难得的机遇发财致富,还真实的反映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经济生活和消费观念,反映了明代重商思潮的兴起、经商风气的兴盛和广大市民追求商业利润和文化品位的愿望与心理,体现了那个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精神。   全文共四章。引言部分对选题缘由、研究状况、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做了说明。第一章,明代商业文化的内涵,从经济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和审美价值观几个方面论述明代商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第二章,明代商业文化力量的崛起。交通的改善和交通网络的形成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繁荣,这些都是明代商业文化崛起的条件。第三章,明代商业文化催生通俗小说。商业的兴盛和市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催生了带着浓厚商业文化色彩的通俗小说,而小说又反过来体现出了商业文化观念。三言二拍便是这类通俗小说的代表。第四章三言二拍中的商业文化。商品文化、营销文化、伦理文化、消费文化,这些都是商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晚清民初,受到西学的冲击,传统儒家的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政治秩序逐渐崩解。西方科学的传入,使得宋明理学的宇宙符号,如气、阴阳、太虚、五行,失去了意义。宇宙观的变化,导致儒家
宋代政府的“崇文抑武”政策促成宋代教育事业的兴盛,宋代社会重视儿童教育蔚然成风。此为朱熹编撰儿童启蒙教材《小学》的大背景。朱熹重视教育,强调儿童人格的塑造乃是针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