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蔬菜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广大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不仅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居民的营养水平和膳食结构。蔬菜产业作为云南一大朝阳产业,“十二五”期间已取得一定成果,为进一步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现代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推进蔬菜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然而,近年来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蔬菜价格暴涨暴跌的现象屡屡出现,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者与消费者生产生活,既增加了菜农的种植风险,不利于农民增收致富,也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研究分析云南省蔬菜价格波动的特征、趋势及影响因素,对于引导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居民消费水平,维持经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蔬菜价格波动研究的基础上,以均衡价格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访谈法、比较分析法、数学模型研究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展开分析。首先,选取了2010-2014年大白菜、油菜、黄瓜、西红柿、豇豆、土豆6种不同蔬菜品种的月度价格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蔬菜的季节性波动特征,之后对2003-2014年云南、全国、山东三个地区蔬菜零售价格指数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蔬菜的年际波动特征。其次,从供给、需求和其他因素三个方面出发,从理论层面分别对云南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分析,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7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因子进行因子分析,通过计算因子得分及其综合排序,找出导致蔬菜价格频繁波动最主要的因素。最后,根据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稳定云南蔬菜价格波动的对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结果显示:(1)价格波动特征:从季节特征角度考虑,发现大白菜、油菜的季节波动规律相类似,呈“n”型;黄瓜、西红柿、豇豆的波动特征相类似,呈“U”型,土豆价格波动相对比较平稳,除年初波动较激烈外,其余月份变化较小;从年际特征角度考虑,总体看来,2003-2014年云南省蔬菜价格呈逐年上涨趋势,且云南与山东的年度价格波动特征大体上是一样的,与全国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2)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供给因素中成本、气候、产量等因素,需求因素中人口、收入水平、出口量等,其他因素中政策、流通状况、信息差异、地区差异及蔬菜自身特征等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云南省蔬菜价格波动,供求状况对蔬菜的价格波动具有较大影响,政策、流通状况及信息等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但影响蔬菜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是供给因素;(3)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蔬菜种植面积、蔬菜总产量、地区生产总值是蔬菜供给能力的体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地区总人口最终体现的蔬菜的需求状况;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是蔬菜生产成本的体现,鲜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最终体现了居民购买蔬菜的成本。通过计算因子得分及其综合排序发现,导致云南省蔬菜价格频繁波动的主要因素按其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依次为:蔬菜种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蔬菜总产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地区总人口、居民菜消费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种植面积、地区生产总值、蔬菜总产量对蔬菜价格的影响尤为突出。(4)稳定云南省蔬菜价格的措施包括:保障蔬菜有效供给;引导消费者合理需求;强化蔬菜政策支持;完善蔬菜市场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