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法对民族地区学校法制教育的影响研究——以凉山彝族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log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它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其人口数量之多,在众多少数民族中属于较多的,将近有八百万的人口。在凉山彝族,由于地域环境的特殊性,中央王朝以及周边文化对该民族的影响比较小,所以保留了比较多的“原生态”文化。在凉山彝族从古至今都存在着一种特有的法文化----习惯法,这是凉山彝族法制的独特体现。习惯法至今还保留着完整的体系,内容丰富而具民族特色,而且这些习惯法在当今彝族社会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维护着彝族地区的社会秩序。2013年以来,笔者就开始着手搜集、查看关于凉山彝族习惯法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大致了解凉山彝族的情况,为后面的研究做准备。然后笔者两次深入凉山昭觉县进行实地考察,与当地的有关人士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或者问卷调查,甚至参与他们的习惯法纠纷调解和学校法制教育课堂。此外,还走访了昭觉县城以及乡镇的几所中小学,了解当地学校法制教育的现状。在艰辛的调查过程中,笔者深入草根生活,亲历德古调解纠纷和学校法制教育课的过程,这样的体验让笔者更深层次的了解彝族人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法文化。最后,通过对调查所搜集到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凉山彝族习惯法不仅对当地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而且对当地学校法制教育也有相应的影响。因此,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在遵循学校法制教育一般原则和方法的同时,应该认真考虑习惯法这样的影响因素,并密切结合本民族地区的实际状况和条件,因势利导,探索富有成效的学校法制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对习惯法、彝族习惯法的概念、起源、传承与发展的梳理,然后深入凉山彝族地区进行田野考察,感受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寻找习惯法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同时,还对学生和老师进行走访,了解当地学校法制教育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彝族习惯法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挖掘有利于法制教育教学的本土资源,探索富有成效的学校法制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发展实践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探索时期。鉴于中国特定的政治生态环境、固有
事业单位是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特有的组织形式,它与政府、企业、NGO等组织有着本质的区别。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作为事业单位旧干部管理体制一部分的旧招聘机制,逐渐凸显出信息不公开、程序不合理、监管不到位等弊病。在此背景下诞生的新的事业单位人员公开招聘机制,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一个重大创新,标志着事业单位综合改革进入了深水区。2005年,石柱县等地方率先试行了公开招聘机制;2006年,
空间造型的创意设计作为一种空间艺术设计类型,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是一种公共艺术形态。充分发挥现代办公空间中的造型创意设计,对提升现代设计公司的形象,增强公司的吸引
核磁共振波谱仪在化学、材料、物理、生物等领域的重要应用,要求我们更加专业的维护管理,也要求我们及时的故障解析.本文论述了基于日本电子JEOL-ECZ系列400 MHz全自动进样核
教育行政效率是教育行政活动的宗旨,是贯穿于教育行政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一根红线;教育行政效率是衡量教育行政组织及其活动优劣的重要标准;教育行政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
期刊
学位
学位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企业党群工作的精细化已经成为了企业党群工作发展的一个方向和潮流。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党群干部的良好指导,现如今,许多的高速企业正在稳定有序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党群工作在企业的内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的正常管理,稳定发展都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与此同时,这也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后备支持力量。本文主要对高速公路企业党群工作的精细化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