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生物炭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lmjgood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基础的生物炭,在当今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粮食危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受限的宏观背景下,以其固有的特性和理化性质成为了当今农业、能源与环境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农业领域中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结构改良、理化性质改善和作物产量提高等方向的研究已广泛开展。黄土高原作为全球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区土壤贫瘠、水分短缺和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该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受限,目前相关学者试图利用生物炭的特殊性质改善黄土高原土壤结构、养分和水分状况,然而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利用生物炭之前,探究添加生物炭对坡面土壤侵蚀状况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黄土高原黄绵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人工模拟降雨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通过2014-2015年试验,在明确添加不同含量(0%、1%、3%、5%和7%)和粒级(2-1mm、1-0.25mm、<0.25mm、<1mm和<2mm)的生物炭对黄绵土的饱和导水率、土壤团聚体、土壤分形维数及泥沙分形维数影响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添加生物炭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及时间效应,分析侵蚀泥沙分形维数、泥沙养分含量和泥沙生物炭含量等指标在降雨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及对添加生物炭的响应。主要结论如下:1、在定容重条件下,添加生物炭对土壤饱和导水率有显著影响。采用定水头法测定生物炭含量、粒级和时间效应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生物炭含量的增加,土壤饱和导水率减小;小颗粒的生物炭可增大土壤饱和导水率;经过室外自然放置培养后土壤饱和导水率增大。2、经过7个月的室外自然放置培养后,采用干筛和湿筛法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研究表明:添加生物炭会使土壤中“>2mm组分”和“>0.25mm组分”的团聚体含量、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平均几何直径(GMD)和土壤中“>2mm组分”与“>0.25mm组分”的破碎率(PAD)在生物炭的作用下有所增加,,即团聚体粒径增大但破碎率也增大。表明在短期内对生物炭土壤团聚体结构和其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建议进行更长时间的团聚体状况监测,以进一步明确生物炭施用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效应和过程。3、添加生物炭后,土壤的分形维数随着生物炭含量的增加和粒级的减小而减小。降雨过程中,泥沙分形维数随着降雨历时呈现先增大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土壤分形维数与土壤侵蚀量的变化呈显著的二次函数的相关关系,但与降雨径流变化无明显关系。4、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养分有一定影响:随着生物炭含量的增加,土壤全氮、全磷增大,全钾减小,而土壤全量养分随着生物炭粒级无明显变化。在降雨过程中,携带生物炭的泥沙全氮呈现降低趋势,全磷呈现增加趋势,而全钾无明显变化规律。降雨后,不携带生物炭的泥沙颗粒平均全氮和全钾养分随着生物炭含量增加而增加,全磷则减小,即生物炭在降雨过程中释放了N和K,而磷素的损失可能是随水流失也可能是生物炭产生了吸附作用。5、添加生物炭对降雨侵蚀有显著影响:生物炭含量对侵蚀泥沙量和降雨径流量变化的影响贡献率分别是40.64%和33.61%,随着生物炭含量的增加降雨侵蚀量和坡面径流量均有增大趋势。生物炭粒级对侵蚀泥沙量和降雨径流量变化的影响贡献率分别是5.03%和5.27%,随着生物炭粒级的减小侵蚀泥沙量呈现增大趋势,而径流量呈现减小趋势。添加生物炭的土壤室外自然放置7个月时间后,降雨侵蚀量和坡面径流量均减小,可能原因是放置后土壤与生物炭形成大颗粒的团聚体,使得土壤饱和导水率增大,坡面径流减小,但是所形成的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差,在降雨过程中易发生破碎,所以侵蚀泥沙量有减小趋势,但是变化幅度小。6、降雨过程中泥沙生物炭含量呈幂指数下降形式。次降雨后泥沙的平均生物炭含量随着添加量的增大有贫化现象,随着生物炭粒级的减小其富集现象减弱,这是因为小颗粒的生物炭更易损失。对上述指标的分析发现,生物炭的添加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来影响其对降雨侵蚀的作用效果,通过对土壤结构、泥沙养分、生物炭含量及降雨产流产沙的分析明确了降雨侵蚀对添加生物炭的响应。添加生物炭对各个指标均产生了影响,但是短期内主要是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需要建立长期的检测体系来进一步明确生物炭对侵蚀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傍晚时分,天空忽然飘起细雨,刚才还是红芒浅淡的夕照,忽而变成黑云压顶的汹汹幕布,随即劈头盖脸的雨点倾泻而下,猛烈急促,像一条条笔直向下的长矛刺向大地,雨滴溅起水花,汇聚成一片片深深浅浅的水面,终于在大街上流淌成一条欢腾歌唱的小河。  “有多少雨滴就溅起多少幻想”,汪国真行走在西湖的细雨里,灵动的诗句跳跃在我的心头。这欢快的雨滴濡染着湿润清香的泥土味和青草味,打落了梧桐叶,摇散了窗台飘曳的花瓣,惊吓
期刊
编者按: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第一版)》已经公布。作为试点单位,2016年10月份开始的浙江省新高考英语科目考试题型有重大变化,其中英语写作分为两部分,共40分:第一节为应用文写作(15分),第二节为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25分),两种形式在不同考次不定期交替使用。应用文写作为广大师生所熟悉,但是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是一种新题型,之前考试中考生并未
期刊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其不仅危害生态环境,而且还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的健康。长期生活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易对重金属产生一定的耐性和抗性。研究这些微生物对重金属的耐性和抗性机理,能为耐重金属微生物用于修复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从湖南株洲Pb、Cd污染土壤中筛选分离出三株耐Pb和Cd的细菌,编号分别为H1、H3、H4。三株菌在琼脂平板上耐Pb和Cd的浓度分别为:Pb300C
想象,是凭借已知形象创造新形象的思维过程。虚构,是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根据生活内容虚拟出来的情节画面。虚构是想象和联想的必然结果,是与想象和联想交替进行的。在文章写作中,合理运用想象虚构,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开拓文章意境,给读者以丰富形象的审美享受,从而有力地揭示主题。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艺术形象,就是作家借助于丰富的想象,虚构出来的经典形象。其他如《阿Q正传》中的阿Q,《祝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