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城市基层协商民主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jiaojiao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末期,自由民主制度的缺陷日益凸显,协商民主制度基于对雅典直接民主的复兴,因其平等性、公开性、合法性等特征使民主更加具有真实性,作为自由民主制度的重要补充应运而生。简单来讲,协商民主就是自由而平等的公民通过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在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中实现偏好转换,具有改善立法和决策质量,促进合法决策;培育公民精神等价值。协商民主理论虽然从学理上说来源于西方,但它又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之中。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是指人民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实现偏好转换,尽可能就共同问题达成共识。与西方协商民主相比,它具有实践性、参与主体广泛性、实践形式多元化等特征。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主观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成果基础,历经90余年探索和发展,协商主体日趋多元化、协商领域日趋扩大,协商在政治决策和公共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实践是我国基层治理模式创新的新表现。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的“问政”模式和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社区的协商民主实践是城市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有效尝试,对于完善我国城市基层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中国城市基层协商民主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社区自治本位回归尚需加强、协商民主程序尚欠规范、公众协商参与度有待提高、协商民主多元监督亟待加强、协商民主行政化倾向严重等几个方面。针对存在问题及原因,本文对完善城市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思路与途径进行了研究和思考。首先,在理论层面,要充分认识中国协商民主的特点,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循序渐进地推进“主体不对称性”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其次,在制度层面,要明确政府定位,规范政府权力。主要包括正确处理政府行政权与社区自治权的冲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为协商设立制度保障;促进选举民主结果与协商民主的有效衔接;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后续监督工作几个方面。最后,在居民个人层面,要提高居民参与意识,增强居民协商能力。总体上讲,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对发展基层民主、完善社区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被一些地区社区治理实践所证明。当然,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于我们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一步探索,使其沿着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道路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的闲暇时间随之越来越多,因而产生的对娱乐、健身、养生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另一方面,肥胖和体质下降现象也越
2008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纪委第五次全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