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中国在国际上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也更加紧密,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但国际上对于中国的误解甚至敌意依旧存在。良好的国家形象对外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理解合作,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对内可以团结人民、助推国家的发展和改革。《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是对内进行形象整合,对外进行形象宣传的重要工具和渠道,而《人民日报》社论则在整个形象塑造和宣传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本文以改革开放后《人民日报》国庆社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78年至2019年共39篇国庆社论(1979年、1980年、1986年无国庆社论)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探讨国庆社论中国家形象的呈现问题。借助词频分析工具,本研究对国庆社论中的高频词进行统计和分析后发现:1978年以后《人民日报》国庆社论中的中国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为四种既相一致又各具鲜明特征的形象,即大胆改革的中国、稳步发展的中国、和谐发展的中国和全面复兴的中国。国家形象在不同阶段的变化一方面受到当时政治环境、国家政策和国际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人民日报》在媒介功能、宣传观和受众观上的认识。在国家形象的呈现方式上,通过对国庆社论的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国庆社论的标题、开头、结尾、语言风格、修辞、叙述人称和话题选择等七个方面在国家形象的呈现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且这七个方面具有较为鲜明的规律和特点。本文认为《人民日报》国庆社论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行文风格的固化,话题表达不够精细,观点论证中口号式的表达依旧存在等。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形象的呈现,限制了国庆社论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