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治疗实验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激光能量选择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uanhua87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 vein occlusion,RVO)是一种常见的眼底血管疾病,其病因复杂,并发症多,治疗效果多不确切.1992年McAllister等首先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了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血管吻合的可形成性,提出了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的概念,并在1995年应用于临床,为非缺血型RVO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但是由于此项技术成功率较低,而且可能发生一些远期并发症,目前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采用光动力学的方法建立有色家兔实验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模型,选用不同能量的红色氪离子激光诱导视网膜和脉络静脉间的吻合,术后定期进行眼底照相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并进行组织学研究,以寻求最佳的激光能量参数设置,为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该实验则应用大鼠自体移植静脉不同时期的标本,行RT-PCR检测,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来观察p27mRNA的动态变化.结论:1.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在手术后即开始增厚,前三天中膜、内膜增生速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目前仍是全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叉头框蛋白M1(fork head box M1,FoxM1)隶属于叉头框(fork head box,Fox)转录因子家族,其在
研究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危害大的急危重症。由于冠脉血管管腔血栓形成,冠脉突然阻塞,血流中断,心肌因缺血缺氧坏死
目的:探讨肾上腺偶发瘤的螺旋CT诊断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34例肾上腺偶发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34例均进行了螺旋CT检查,其中4例进行了多平面重建(MPR).全部病例
目的:对比观察0.75﹪左旋布比卡因与0.75﹪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能和心脏毒性.结果:A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达峰值时间明显快于B组(P<0.05).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的程度、范围以及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