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细胞迁移方法研究离体培养的嗅鞘细胞运动特性

来源 :浙江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部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0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是一种能促进轴突生长的胶质细胞。嗅鞘细胞在移植治疗轴突损伤和脱髓鞘化疾病的研究中显示出非常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对嗅鞘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研究甚少。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实时观察单个分离的嗅鞘细胞以研究嗅鞘细胞运动特性。我们发现嗅鞘细胞各个亚群分别具有不同的运动特征,而这些不同的迁移特征可能依赖于其特异的细胞骨架结构。另外,在单细胞迁移实验中,我们发现lysophosphatidic acid(LPA)对于嗅鞘细胞不同亚群显示出不同的吸引作用。最后,我们发现各嗅鞘细胞亚群能自发地进行相互转化。这些证据首次证明了不同嗅鞘细胞亚群呈现出不同运动特征,为嗅鞘细胞是一种单一的细胞种类,具有多种功能性的亚群形态的观点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其他文献
毛葡萄(Vitis quinquangularis Rehd.)原产于我国,在广西野生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随着广西葡萄酿酒业的发展,其人工栽培面积也在迅速增加。但毛葡萄雌雄异株,人工栽培后营养生长过
簇毛麦与感白粉病小麦杂交而获得的具有簇毛麦V染色体或V染色体短臂(VS)的小麦—簇毛麦染色体代换系(6A/6V)、易位系(6DL/6VS)强抗白粉病,证明簇毛麦V染色体能改变感病小麦具抗病特性。为研究V染色体抗小麦白粉病的作用机理,我们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普通小麦、代换系、易位系和簇毛麦的叶片和根系全蛋白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普通小麦、代换系和易位系中检测到超过350个蛋白组分,它们的分子量范围是10
DLK1-DIO3印记簇位于人类染色体14q32,包含DLK1、RTL1和DIO3这三个父源表达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几个大小不一的母源表达的非编码RNA。在这些非编码RNA的基因区间内和内含子中,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研究背景和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或减少,引起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性心肌坏死。临床表现呈
生物合成纳米粒子尺寸可控、结构形貌精细复杂、性能优异,已成为材料、生物、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从黑龙江科技学院秀园的湖泊内富集筛选出一株产磁性纳米颗粒的细
纳米氧化钛(Nano-anatase TiO2,以下简称纳米TiO2)已被证明在光照下具有氧化还原效应,在光解制氢等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纳米TiO2在紫外光激发下发生电子跃迁产生电子空
近年来,AB03钙钛矿型氧化物因为其丰富多样的性质以及电荷-自旋-轨道-晶格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这种强的相互作用,诱发了绝缘-金属相变、相分离等新的物理现象,被认为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系列样品Sm0.5Ca0.5Mn1-xFexO3 (x= 0,0.025,0.05,0.075,0.10,0.15,0.20,0.30)为研究对象,对其晶体结构、磁性质等进行测量,研究其丰
与安和相处,你会觉着愉快轻松,无拘无束。安和为人大气、豪爽,说话直来直去,绝不遮遮掩掩,更不会故作恣态,扮着很“艺术”的高人模样。大凡去新化一游的画客总会要找安和一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