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是现代篇章分析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语篇分析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和核心理论。Halliday和Hasan的力作《英语的衔接》(1976)的问世引起人们对语篇衔接与连贯研究的重视,国内外诸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衔接与连贯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在Halliday和Hasan显性衔接理论的基础上,研究者对不同类型的语篇进行分析,如小说、诗歌等,并探讨显性衔接对语篇连贯的重要性。然而任何理论都是在不断发展中得以完善的,在语篇分析的发展进程中,研究者发现语篇不仅存在显性衔接,隐性衔接手段亦能促进语篇的连贯并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迄今为止,人们对语篇隐性衔接手段系统的研究仍不多见,对特定语篇的隐性衔接研究更是欠缺。政治演讲语篇具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为了有效传递政治观点与信息,激发大众情感,引导民众政治倾向,达到劝说性等目的,演讲者必须谨慎措辞,注重演讲主旨的表达与语篇意义的连贯性。本研究拟从显性衔接与隐性衔接视角对政治演讲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进行探索和研究,进而拓展特定语篇衔接手段的研究视角,并丰富衔接理论。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是衔接理论的重要内容,因为衔接与否能够确定语篇是否具有语篇性。Halliday和Hasan提出了包括语法衔接与词汇衔接的语篇五种显性衔接手段,即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而张德禄则从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中寻找显性衔接机制与隐性衔接机制,其中包括认知模式和心理过程,对语篇衔接理论做了有益的补充。本文以Halliday和Hasan提出的显性衔接手段和张德禄提出的隐性衔接手段为理论框架与依据,对政治演讲语篇的衔接机制与连贯意义进行研究与探讨。以衔接理论为研究基础,选七篇著名的政治演讲为研究语料,本论文拟对政治演讲语篇中显性衔接手段及隐性衔接手段的运用方式及其对语篇连贯的功能进行研究与探索,旨在揭示衔接尤其是隐性衔接手段在语篇中的特殊作用。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语料进行文本分析,并对统计出的政治演讲语篇中的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出现的频率和方式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而总结出政治演讲语篇中衔接运用的规律及语用功能。通过对政治演讲语篇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视角的分析和讨论,研究发现,与其他形式的语篇相比,政治演讲语篇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谋篇方式,其显性衔接和隐性衔接在不同类型的例子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政治演讲语篇总是具有潜在的连贯性;语篇的显性衔接手段和隐性衔接手段已经不再只是词语之间简单的语意关系,而是具有更深层的谋篇意义。研究认为,显性衔接手段能够简化语言结构,增强政治演讲语言的劝说性,从而达到演讲者预期的效果;隐性衔接机制通过语境,共有知识和认知模式进行推理,能揭示政治演讲语篇的深层次意义。因此,显性衔接手段和隐性衔接手段的分析与探讨对于剖析与欣赏政治演讲的语言特色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语篇意义的理解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只是对政治语篇的显性衔接与隐性衔接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与探讨,真诚希望本研究成果能对英语学习者理解和欣赏政治演讲语篇不同视角的衔接机制,阐释语篇的连贯意义,有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