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是当今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是全球环境变化科学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一个十分热门的跨学科课题。本论文在广泛占有资料和全面把握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历史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统计学SAS分析技术,比较认真、系统地总结了历史土地数据存在的四大误差(系统误差、区划误差、技术误差和感觉误差),开创性地提出了将纳税单位转化、校准为可以信赖的面积单位的可行性途径,并以此完成了苏皖地区明后期、清中期分县耕地面积的重建和修正。从而用比较翔实的数据揭示了明清以降苏皖地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异及开发时序。进而在剖析典型区域(皖南山区、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基本形态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驱动力机制问题。同时也应看到,修正数据向来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它必须同时满足许多苛刻的条件。为此,本课题不打算争论绝对意义上的真实,没有哪一种土地调查统计是完全无误差的。本课题始终遵循着尽量缩小误差、把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的要求,并为此一再强调:任何测量(统计)都存在误差,误差只能缩小,不能消除;数据的可信度很大程度依赖于对误差的控制,即在某个范围内是允许的,或高或低都是允许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课题所做的努力颇具建设性,重建、修正后的分县耕地数据是经得起检验的,并将此问题的研究扎扎实实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本论文的探索不仅处于该领域的前沿高度,而且对类似研究及当今区域可持续发展均有一定的可资借鉴意义。当然,囿于资料、技术和学力的限制,“顾此失彼”在所难免,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将随时依据新的实证成果作出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