δ阿片受体激动剂的设计与合成

来源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iang3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δ阿片受体属G蛋白偶联受体,由372个氨基酸组成,存在七次跨膜结构。由其介导的激动剂具有较强的镇痛、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而且可缓解呼吸抑制、便秘等症状,极大地降低身体依赖性,从而克服μ受体相关的副作用,设计合成新型δ阿片受体激动剂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N,N-二乙基-5-羟基-9-(哌啶-4-基)9H-噻吨-3-甲酰胺(COMPD7C)是由美国Johnson公司研发的新一代三环类δ受体激动剂,研究结果表明它具有较强的6阿片受体激动活性。鉴于COMPD7C结构新颖,药理性质独特,本课题以COMPD7C为先导化合物,通过分析已有的构效关系,结合药物设计原理和理论,分别对COMPD7C的定位基团和信使基团进行了结构改造,设计并合成一系列COMPD7C的结构类似物,以期得到活性更好的化合物。同时本课题对COMPD7C的合成路线进行改进,以期得到较好的COMPD7C合成路线。 方法: 以2-氟-4-溴苯腈为起始原料,经成醚、.水解、环合、取代、酰化、McMurray反应、还原等一系列条件温和的化学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 结果: 共合成了11个COMPD7C的结构类似物,并且所得的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经改进后的COMPD7C的合成路线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合成成本明显降低。 结论: 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和质谱(MS)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分析证实所合成的化合物与预期结构一致。
其他文献
目的:制备小分子药物磺胺二甲基嘧啶(SMZ)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其免疫学检测方法。 方法:选用经磺胺二甲基嘧啶-牛血清白蛋白偶联物(SMZ-BSA)免疫的Bal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发展,高职院校教学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教学任务以及科研工作的增多,如何将数字网络化、智能化等互联网技术运用到高职院校的教学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产业的不断兴起,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明显和严重,对环境监测部门的要求也越加严格,更加注重环境监测的质量.本文通过环境监测技术
新时代加强与改进医学院校学生党性培育意义重大,同时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筑基作用.医学院校是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的聚集地,更是培养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的源头,因此,应进
地下水主要是指广泛藏于地下的水体,是人们生活生产的宝贵资源,是成矿、成油、岩溶重要地质力传输者,亦是地震预报的重要信息载体,地下水重要性可见一斑.其中,环境监测作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