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比例分层施磷对冬小麦产量和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ocelyns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明磷肥分层条施对冬小麦磷素利用效率及籽粒产量的调节作用,研发高产高效施肥技术。本试验选用高产冬小麦品种山农32,于2016-2018年冬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泰安市道朗镇玄庄村进行。以全生育期不施磷处理(T1)为对照(仅施等量氮钾肥),在施磷量相等的条件下,设置磷肥单层条施处理T2、T3和T4,施肥深度分别为8、16和24 cm;设置磷肥分层条施处理T5、T6和T7,施在8、16和24 cm土层深处的磷肥比例分别为1:2:3,1:2:1和1:1:1。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处理对土壤供磷强度的影响在0-24cm土层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在冬小麦生长季的平均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提高。随着施磷深度的增加,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显著升高。T3和T6处理8-16cm土层速效磷含量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51.0%-113.0%。相关分析表明,开花期8-16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有效态无机磷总量与地上部磷素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提高8-16 cm土层土壤供磷强度有利于冬小麦开花期地上部磷素积累,增加籽粒产量。2、不同处理对冬小麦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磷肥适当深施或在各土层合理分配有利于优化冬小麦根系形态和分布。T3和T6处理较T2处理显著促进返青后根系下扎,与其他处理相比,8-16 cm土层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显著增加,根系平均直径显著降低10.2%-16.5%。施磷提高了冬小麦花后0-40 cm土层根系活力。磷肥施于8 cm深处对提高0-8 cm土层根系活力无明显作用。深施磷处理可提高8-40cm土层根系活力。T3和T6处理对8-16 cm土层根系活力提高的幅度更大。3、不同处理对冬小麦花后旗叶光合荧光及衰老特性的影响磷肥单层条施处理间比较,T3处理冬小麦开花后旗叶S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净光合速率(Pn)、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均显著高于T2和T4处理,而开花后14~28d的旗叶MDA含量则显著低于T2和T4处理。T6处理与T3处理比较,冬小麦开花后旗叶S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差异。说明磷肥单层条施于16cm土层深处或按1:2:1的比例分层条施于8、16和24cm土层均能提高冬小麦旗叶抗氧化酶能力,促进光合同化。4、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磷肥单层条施处理间比较,随着施磷深度的增加,冬小麦拔节后群体数显著增加。开花期到成熟期单茎重和群体干物质量均表现为T3>T2、T4,且T3处理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显著高于T2和T4处理15.7%-38.8%和6.8%-13.7%。各磷肥分层条施处理间比较,T5和T7处理拔节后群体数显著高于T6处理5.5%-10.5%。开花期到成熟期单茎重和群体干物质量表现为T6>T5、T7。增加16cm土层施磷量有利于拔节后干物质的快速积累,并使其干物质积累量在开花期至成熟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T3和T6处理较T2处理显著提高拔节后群体数6.1%-8.0%,但与T4、T5和T7处理相比,群体数则降低5.0%-10.9%;T3和T6处理开花后单茎重和干物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12.4%-21.0%和5.3%-11.9%,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成熟期干物质在叶片、茎秆+叶鞘和籽粒中的分配量亦显著提高。5、不同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磷素利用率的影响磷肥单层条施处理间比较,随着施磷深度的增加,冬小麦成穗数显著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T3处理成穗数居中,穗粒数与千粒重显著高于T2和T4处理,籽粒产量提高28.7%-31.0%。磷肥分层条施处理间比较,与T5和T7处理相比,T6处理籽粒产量最高。T6处理成穗数显著减少5.6%-10.5%,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5.2%-16.2%,T5和T7处理间无显著差异。T3和T6处理的磷素吸收效率和磷肥偏生产力最高,且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肠道是外科应激中心器官及对肠源性感染认识的增加,国外医学界提出了一种新的防治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的临床营养学概念,称为生态免疫营养学,是指在肠内营养中除提供7
铜工艺品文化创意产业,横跨传统制造业和新兴文化产业两大领域,其以青铜材料或铜文化资源作为载体,以文化创意为灵魂,借助现代化工业生产手段,将“铜”与“文化”有机结合起
园林的建设不仅要满足低成本以及高收益的目的,还要在园林建造的过程中实行科学的采购模式,才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成本的支出。本文阐述了采购成本的概念以及相应的风险控制
针对关节型机器人运动空间受限的缺点,设计一种无关节与连杆的连续型机器人,能柔顺而灵活地改变自身的形状与角度。通过对连续型机器人运动变形的几何特性分析,研究了其驱动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分析技术分析了松嫩平原湖泊群湖泊底泥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特征,并绘制了6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异图,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湖泊底泥重
该文从保护再生角度,对中东铁路沿线站房建筑进行分析归类,以不同使用现状的站房建筑为例,分析当前社会原有中东铁路站房建筑自身发展的瓶颈及不同再生模式,总结中东铁路沿线
基于当前单身人数不断增加的社会背景,从情感化设计的角度出发,运用事理学理论、设计案例分析法研究了单身人士在生理、心理以及单身生活方式的特点,发掘单身人士在产品设计
关于中国北方地区花岗岩山脊壶穴(有报刊称之为冰臼、冰川壶穴、A型风化穴、岩臼、锅穴、坑穴等)的争论一直不断,通过对青岛崂山花岗岩山脊壶穴的形态及分布特征的实地仔细观察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由于社会科学的进步和医疗的发展,老年人的平均年龄不断提高,而前些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造成了家庭规
文章以山东某码头工程为例,探讨高桩码头面层裂缝的成因以及在遇到类似问题时的处理方法,旨在为以后避免出现裂缝,供遇到同样问题时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