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5-氨基噻唑环核昆虫几丁质抑制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jc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是一类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该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生理活性。同时还具有使用浓度低、降解速度快等特点。由于几丁质不存在于哺乳动物及高等植物中,因此具有较高的环境安全性,使得该类化合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仍然是农药研究开发的热点。噻唑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虫、杀菌和除草活性,在新农药创制领域受到了农药研究工作者们的高度关注。其分支中的2-氨基噻唑衍生物的生物生理活性研究已吸引了农药和医药化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迄今为止,已有几十个上市的农药和医药品种。但与之结构类似的5-氨基噻唑衍生物的生物生理活性研究尚未引起化学工作者的足够重视,目前尚无该类衍生物上市的农药和医药品种。为了寻找新的高活性的苯甲酰脲类化合物,论文采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和活性亚结构拼接方法,设计合成了三类含5-氨基噻唑环核的苯甲酰脲类衍生物,并对其进行构效关系研究和结构修饰,以期发现高生物活性的该类化合物。论文设计合成了三类含5-氨基噻唑环核的昆虫几丁质抑制剂26个,其结构均经1HNMR和13CNMR、IR、以及质谱进行了确证。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杀虫和杀菌生物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测试浓度为10 ppm时,近半数目标化合物对蚊幼虫的杀虫率为100%,达到A级活性水平;尤其是化合物Ⅰj对蚊幼虫杀虫活性最佳,在浓度分别为10 ppm、5 ppm、2 ppm时,杀虫率分别为100%、100%、100%,均达到A级活性水平。在测试浓度为600 ppm时,化合物Ⅰd、Ⅰg、Ⅲ a对棉铃虫和玉米螟的杀虫率均为100%,达到达到A级活性水平;当测试浓度降为200 ppm时,化合物Ⅰ g、Ⅲ a对棉铃虫和玉米螟的杀虫率仍为100%,达到达到A级活性水平;当测试浓度降为100 ppm时,化合物Ⅰ g对棉铃虫和玉米螟的杀虫率为90%,达到达到A级活性水平。同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离体杀菌和活体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杀菌效果不佳。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探讨了溶剂、温度等因素对取代异氰酸酯与5-氨基噻唑反应的影响,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大部分目标化合物的收率达90%以上。通过对中间体5-氨基噻唑衍生物合成反应条件的研究,优化了Thompson等报道的基于Ugi-四组件反应2,4-二取代-5-氨基噻唑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关环过程用无水甲苯取代文献中二甲苯,便于溶剂的回收;采用异丙醇重结晶对5-氨基噻唑衍生物进行纯化,较之文献柱层析法经济、实用。
其他文献
Nucleolin(核仁素,又称c23)基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调控核糖体的生物合成与成熟,调控细胞增殖、生长、胚胎发生、胞质分裂、染色质复制与核仁的发生等过程。最近有研究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以下简称阿坝州民族歌舞团),从成立以来不仅承载了羌族独特的历史文化,还深刻反映了羌族的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与卓越的艺术成就,它是羌族社会
围绕对变温环境IMU中微机械三轴陀螺仪的零偏值误差进行补偿,由于零偏值程的非线性趋势,常规线性拟合方法无法精确进行补偿。首先通过实验和资料分析得到影响零偏值的各个因
为了降低水稻土镉(Cd)生物有效性,确保水稻安全生产,采用纯土培和盆栽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改性方法、配比条件及施用量下山核桃壳及矾浆对土壤Cd钝化效果的影响,研发了一种有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网民数量的迅猛上升,电子商务变得越来越普及,消费者相比于实体店更加倾向于网上购物。但是网上购物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随之而来的
目的:测量正常人面神经管膝状窝的相关径线并建立正常值范围,探讨膝状窝扩大在膝状窝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正常组50例(100耳),男34例,女16例,年龄6月-63岁,全部病例均经临
随着国家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出台,按照《"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安排,一大批发电项目需要节能减排,实施脱硫、脱硝改造。这类改造项目一般
电力仪表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测量工具,其准确性对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有重要影响。为了保证电力仪表的准确性,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检定。传统的人工检定方法操作繁琐
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溶液pH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制糖、冶金、化工和纺织等领域,都需要时刻检测溶液的pH值,使其稳定在某一个数值。而当前溶液
有关美声唱法与京剧唱腔之间的对比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二者的演唱方法虽有云泥之别,但是似乎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呼吸、咬字还是运腔,都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下各自独具的艺术魅力。两种演唱风格不同的唱法,是否存在借鉴的可能,在经过了二者间的比较研究之后,答案变得越发清晰了。本文以美声唱法与京剧唱腔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抒情女高音与青衣、花旦唱法的对比分析,从文化差异、歌唱形态与演唱技巧运用这三部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