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结构碳增强铝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以碳纳米管和碳纤维为增强体,纯铝和铝铜合金为基体,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铝基复合材料。文章利用电子显微分析、X射线衍射技术、物理力学性能等检测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增强体结构及含量对铝(铝铜)基复合材料组织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管(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通过复压复烧,纯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为相对密度达到97.67%、硬度达到42.7HV、抗弯强度达到109.19MPa、电阻率0.551μΩ·m;铝铜合金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为相对密度达97.88%、硬度达72.4HV、抗弯强度达到123.17MPa、电阻率0.305μΩ·m。  2.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密度、硬度、抗弯强度、电阻率等性能有影响,通过研究及分析确定了最佳的烧结工艺:纯铝基复合材料的最佳烧结温度为610℃;铝铜合金基复合材料的最佳烧结温度为580℃。  3.论文中对比分析了碳纳米管和碳纤维在铝基复合材料中增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质量分数的条件下,碳纳米管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在硬度、抗弯强度上均高于碳纤维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两种碳结构的增强体对纯铝基和铝铜合金基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具有相同趋势,即随着增强体含量的增加,相对密度下降,电阻率上升,硬度、抗弯强度先升高然后下降,而当碳增强体的含量为0.3wt%时,对复合材料的硬度、抗弯强度增强效果最佳。  4.复合材料的基体合金化(即金属铝中加入铜),制备出的碳增强铝铜基复合材料,其相对密度、硬度、抗弯强度均随着铜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其电阻率降低。  5.对制备出的碳纳米管增强铝合金基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550℃保温5h后快速冷却),复合材料的组织更加致密,其相对密度、硬度、抗弯强度增大,电阻率降低;相对密度、硬度、抗弯强度从95.03%、70.2HV、116.32Mpa提高到96.37%、75.7HV、133.77MPa,电阻率从0.604μΩ·m降低到0.587μΩ·m。
其他文献
利用铝水解制取氢气是目前便携式氢源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由于金属Al表面致密氧化膜的存在,铝水解产氢反应在常温下通常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如何消除铝表面已形成的氧化膜或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前使用较多的灌浆材料包括化学灌浆材料、超细水泥灌浆材料、水泥水玻璃灌浆材料等,它们普遍存在成本高、耐久性差、环境友好型差等问题,越来越不能满足绿色化、高性能化发展要求,而我国有大量堆存钢渣、矿渣等工业废渣,尤其是钢渣综合利用率低,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还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本文针对基于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原理,提出利用钢渣、矿渣为主要原材料,用水玻璃为激发剂,并添加缓凝剂、减水剂以及膨胀剂等研制出了一种
学位
偶氮染料被广泛应用于印染、食品和橡胶等行业中,在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释放至环境会造成极大危害,因而对其污染的治理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天然有机大分子,腐殖质广泛存在于水体、土壤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研究表明,腐殖酸和富里酸等可溶态腐殖质能够发挥电子穿梭体作用,促进偶氮染料的生物和化学还原。而作为腐殖质的重要组分,不溶态的胡敏素能否同样促进生物或化学还原偶氮染料,以及胡敏素与土壤和沉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