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MA的复合驱动仿生肘关节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woool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刚性关节、非线性类肌肉关节难以满足新的制造模式对自适应、智能化生产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刚度、高性能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SMA)-电机复合驱动仿生肘关节,通过研究仿生肘关节各扰动耦合要素与整机刚度、末端位姿的映射关系,建立“SMA-电机”复合驱动仿生肘关节变刚度调控模型、运动学模型与动力学模型,分析仿生肘关节的变刚度特性、运动学与动力学特性,并对其分别进行仿真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复合驱动仿生肘关节结构设计与运动学研究针对传统机器人关节功率质量比低、传动复杂等问题,受人体肘关节生物结构的启发,设计了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与电机的复合驱动仿生肘关节,并采用复合驱动关节代替六自由度关节机器人的第四、第五关节,基于D-H理论建立机器人整机运动学模型,求解复合驱动仿生肘关节与机器人末端位姿的映射关系,通过复合驱动关节转角的理论值、误差值和神经模糊控制的修正值在机器人末端位姿X、Z、Y三个方向上的对比,进一步证明了复合驱动仿生肘关节在神经模糊控制下具有较高的运动精度,满足设计需求。(2)复合驱动仿生肘关节变刚度研究针对传统刚性关节输出刚度不可调、无法实现力/位姿精度双重控制的问题,基于SMA本构力学模型、理论力学与人体肘关节刚度输出特性,建立了复合驱动仿生肘关节变刚度调控模型,分析不同加热温度、不同SMA丝径、不同SMA丝长情况下复合驱动关节刚度输出特性,探究复合驱动仿生肘关节变刚度调控机理。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复合驱动仿生肘关节具有变刚度特性,通过改变SMA丝径、SMA丝长以及SMA丝加热温度可以实现复合驱动仿生肘关节的变刚度调控。(3)复合驱动仿生肘关节动力学研究针对形状记忆合金-电机复合驱动关节应力应变非线性、形变时滞性、多因素耦合影响关节运动精度的问题,分别提出双输入-四输出的模糊控制算法、以生物基因调控网络(Gene Regulatory Network,GRN)为基础的时空耦合模型,分析复合驱动关节位姿与力的反馈信息对关节运动状态的影响,基于拉格朗日动力学,构造复合驱动关节调控模型并推导复合驱动关节俯仰运动和旋转运动的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复合驱动仿生关节调控模型可以有效降低关节俯仰和旋转运动的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可以实现“SMA-电机”复合驱动仿生肘关节的精准位姿控制。
其他文献
随着面向应用的内容的出现和发展,要求Internet的主要功能能够实现大规模高效的数据分发。然而当前互联网主机通信模式限制了数据分发的效率。因此,未来网络或下一代网络领域
作为一种商业服务模式和计算模式,云计算在工业领域和学术领域均己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得益于其灵活性和便利性,海量工作流应用可以在云平台上同时被处理。当前云环境下数据中
无酶传感器是利用一些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拟酶物质代替酶修饰到电极上构建的传感器,在生物、临床、环境等方面被广泛研究与应用。纳米材料模拟酶是具有拟酶催化效果的新型材
21世纪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混沌作为非线性领域中极其富有挑战性的一个学科分支,具有敏感性、伪随机性、类噪声等特性,在信息处理、安全通信、自动化控制等前沿科研领域
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应用被配置或迁移到云数据中心中执行。各个应用所需求的资源各不相同,给云数据中心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随着
浮雕是一种在可塑基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雕塑,通过光线和透视关系的运用塑造出空间感。浅浮雕作为浮雕的一种,其形体压缩较大,空间占用幅度较小,在保持特征细节的同时突
农户为了共同面对市场竞争和获得共同的利益而展开合作,根据自愿、公平、民主、互利为原则,成立一个具备非营利性、组织性、专业性、民间性等特点的对同类农产品进行共同经营
近年来,随着视觉监控技术与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MSN)的发展,基于多视觉传感器并结合计算机视觉算法实现安防监控的智能化,成为国内外的热点研究课题。作为WMSN的重要组成
在对原子和分子物理运动的各种研究中,分子动力学(MD)模拟是模拟和研究真实分子运动的常用工具。然而,它在性能,功耗,电力和运行时间方面仍存在严重缺陷。因此,一旦模拟规模
财政分权是政府内部治理的重要因素,同样也对政府主导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着影响。虽然财政分权的相关理论认为一般意义上分权有助于公共品供给,但是中国式财政分权受集权体制影响,且财政支出存在重经济、轻服务的结构性扭曲问题,其对公共服务的负面作用已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中证实,但专门涉及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重点研究财政的向下分权会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产生怎样的影响,能否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