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优秀运动员在从业和退役过程中承受着种种压力,不同个体受运动项目、国家政策、性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社会角色转换过程和结果存在极大差异,并出现了不同问题。本文依据生命历程理论,从时间维度研究运动员从业到退役过的各时间剖面,分析运动员的不同经历以及内外因素对其运动生涯的影响,为运动员的社会角色转换提供一些建议,同时为我国优秀运动员的退役保障政策工作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构想和参考依据。本文以我国优秀武术运动员的社会角色转换过程为研究对象。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以北京队、北京体育大学校队武术套路、散打等项目的国际级运动健将和国家级运动健将为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主要运用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选取较为典型的个案深入分析,对案例中出现的典型现象做出评论,探索问题的成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社会化存在预期社会化过程受外界因素影响大、受家庭作用时间短、运动员的一般社会化程度低、接受基础教育不完整、退役时运动损伤严重、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专业运动队职业培训工作和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导致我国优秀运动员社会角色转换过程中问题频发。为解决我国优秀运动员社会角色转换出现的问题,我国应加快竞技体育体制转型,着力优化竞技体育的产业结构;完善我国优秀运动员保障政策,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进度及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进度相匹配;着重加强对各地方运动员保障政策的调研,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加大对运动员保障政策实施的监管力度,确保各级运动队将政策落实到位;逐步将运动员的培训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将运动员的基础教育从体育系统转向教育系统;构建科学的体育价值取向,逐步缩减获得金牌的运动员与其他运动员的待遇、制度安排等差异;完善运动员管理体制结构,突出人本原则;建立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辅助系统和运动员社会支持系统,成立扶助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专门机构,推进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在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中加入职业技能培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