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其成绩有目共睹、不容置疑,但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矛盾也是很明显的。在众多的矛盾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为矛盾中的焦点问题,更是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根据国际劳工组织1995年发表的36个国家的资料显示,绝大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之比都小于1.6,只有3个国家超过了2,中国就是其中的一个,这种现象至今没有大的改观,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过高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眼前看将直接关系着改革的深入进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和民心的稳定,从长远看则关系着全民小康社会的最终实现和现代化的成败。可以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既是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今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并予以妥善解决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当前,学术界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一批有影响的理论成果相继面世,他们分别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这无疑为本论文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统而观之,我认为该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这样一些不足: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框架来解释城乡收入差距,且现有的文章资料零乱而分散,往往从某一侧面出发论述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而对其内涵、形成原因、负面影响及对策缺乏系统而全面地分析,尤其是没有把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与体制转型有机结合起来。总之,城乡收入差距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但仍有所疏漏和不足。本人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有鉴于此,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综述法以及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经济学分析法,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为研究对象,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在分析、总结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时事,说明了研究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描述。在科学界定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率、基尼系数和洛伦茨曲线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国内纵向比较和国际横向比较,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动态描述。从国内来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四个波动期分别是:1978—1985年的较快缩小期;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