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二氧化钛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抗紫外线、表面自洁、耐化学和光化学腐蚀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物降解、杀菌、防紫外线化妆品等方面。负载型纳米TiO2与单一粉末TiO2体系相比,固液分离容易,可以回收并重复使用,因此更有实际应用价值。熔融分相法是以Na2O-B2O3-SiO2为基础玻璃体系,加入适量的TiO2,高温熔融后进行热处理,使玻璃分相同时析出TiO2晶体,再经化学处理去掉富碱硼相,制备得到与多孔玻璃负载牢固的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该方法原料成本低,工艺简单,具有广阔的实用前景。利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分析(EDS)等多种表征手段,研究了Na2O-B2O3-SiO2-TiO2系玻璃分相规律及TiO2在其中的析晶行为,玻璃分相与TiO2析晶之间的关系,TiO2的加入对Na2O-B2O3-SiO2系分相的影响等。研究结果表明:Na2O-B2O3-SiO2-TiO2玻璃系统的分相随组成中钠硼含量的增加,分相程度增大;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以及时间的延长,玻璃分相尺寸增加;TiO2的加入并没有改变Na2O-B2O3-SiO2系的分相规律,而是促进了该系统玻璃分相。TiO2析晶活化能随组成中硅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热处理温度在600℃以下时,TiO2生长激活能较小,晶粒生长较快,当热处理温度高于600℃,生长激活能变大,晶粒生长缓慢。玻璃分相促进了TiO2晶体析出,TiO2的析晶尺寸受玻璃分相结构的影响,分相尺寸越大,TiO2的析晶尺寸也越大。在保证形成连通的硅氧骨架的前提下,通过选择能产生玻璃分相的组成和适宜热处理制度,经化学处理过程,可以得到与多孔玻璃负载的、尺寸大约在20-50nm锐钛矿型TiO2晶体。以甲基橙作为降解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TiO2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纳米TiO2的光催化效率受玻璃载体的孔径结构、晶体TiO2的颗粒尺寸影响,掺杂不同离子与不同浓度的纳米TiO2的光催化能力不同。